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应用香料植物具有悠久的历史,喇嘛寺香炉、法国香水、名目繁多的美食无不飘逸出植物的芳香。香料植物早已成为宗教文化、食品烹饪、美容化妆、日常生活的重要资源植物。中国东西跨越经度60余度,南北跨越纬度接近50度,涵盖了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沙漠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高原山地气候等气候类型。从东到西平均海拔高度从低于50m提升到4000m以上,跨越平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等,年降雨量从1500-2000 mm到不足50 mm甚至不足20 mm,从南到北横跨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和寒温带气候区。复杂多样的地理和气候环境为植物的生长创造了条件,因此中国拥有丰富的香料植物资源。本论文调查了我国香料植物资源的种类、分布、香用化学成分,以及开发状态等,分析其开发利用的价值和应用前景,结合其野生储蓄量和栽培状况,对我国香料植物的合理开发利用提出建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我国常见的香料植物有254种,分布于68个科159个属,其中唇形科27种,樟科22种,菊科17种,木兰科16种,芸香科15种,伞形科15种,姜科12种,百合科9种,豆科9种,松科9种,蔷薇科8种,禾本科7种等。占我国常见的香料植物种类的65.35%。(2)根据生活型划分,我国的香料主要是多年生草本香料和乔木类香料,灌木和藤本香料较少,具体数据如下:草本香料植物有118种,其中多年生草本型香料植物有84种、二年生草本型香料植物有9种,一年生草本型香料植物有25种;木本香料有137种,其中常绿乔木型香料植物有67种、落叶乔木型香料植物有29种,常绿灌木型香料植物和落叶灌木型香料植物分别有27种和14种;藤本香料植物有9种。(3)我国常见的这254种香料植物中,完全野生香料植物有龙脑香、地檀香、滇白珠、石香薷、丛生树花等33种,这些香料植物具有香用生物量大、香用化学成分稀有,生长条件简单等特点,具有开发前景,可作为引种训化栽培香料植物野生资源;罗望子、吴茱萸、清香木、瑞香、络石等有29种植物在生产中已小规模的用于提取精油、浸膏等香制品,但其香用化学成分还未见报道,需要对这类香料植物进行深入的化学资源研究,确定其主要香用化学成分,以便高效、可持续开发利用植物资源。(4)常见的香用化学成分有α-蒎烯、芳樟醇、柠檬烯、β-蒎烯、月桂烯、龙脑、α-松油醇、1,8-桉叶油素、香叶醇、樟脑等,其中含有α-蒎烯的植物有83种,含有芳樟醇的植物有72种,含有柠檬烯的植物有69种,含有β-蒎烯的植物有62种,含有月桂烯的植物有56种,含有龙脑的植物有43种,含有α-松油醇的植物有34种,含有1,8-桉叶油素的植物有34种,含有香叶醇的植物有29种,含有樟脑的植物有25种等。(5)香料植物的利用状况:我国的乔木或灌木型香料的原料主要来源于采摘野生植物资源,未在种植上有一定的规划,而有一些香料植物因为迁移栽培,而导致香料的品质和产量下降;在资源上,我国香料植物的种类以及一些香料植物的香用化学成分没有明确,综合利用程度、加工技术和设备都不够高。(6)我国香料植物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建议:第一要从原料种植上满足生产的需要,进行合理谨慎的引种栽培、选育以及对生长速度慢、生物量较少的稀缺香料植物进行生物技术提取研究,如丛生树花、东北红豆杉等;第二要更深一步的调查我国芳香植物资源,并对具有生物量、开发价值大的野生香料植物进行驯化栽培;第三要提高香料植物资源的综合利用,不仅仅局限于提取精油和用作调味,更要在香料加工上优化设备、提高技术等,尤其是香辛料植物,要从使用粗制品调味逐渐转换为精细加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