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式离合器对偶钢片温度场数值仿真与试验研究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linxiao134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汽车产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汽车动力性和舒适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具有动力无中断、传递扭矩高及传递效率高等优点的双离合器变速器逐渐发展了起来,湿式离合器作为其主要零部件承担着重要的作用,而实际运行中湿式离合器的摩擦副烧蚀问题尤其是对偶钢片的烧蚀成为了制约其发展的一大问题。本文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主要工作如下:本文以带有径向沟槽的离合器摩擦副为研究对象,以摩擦副周向温度分布的分析研究,揭示了摩擦副烧蚀的形成机理;从不同参数对摩擦副温度分布的影响方面,对离合器优化提供了依据与建议;利用离合器台架试验进行钢片测温,分析结果并验证了温度模型的准确性。阐述了变速器及湿式离合器的动力传递及工作原理,从不同的摩擦副润滑状态及转矩、压力变化曲线将离合器接合阶段划分为三个阶段;针对离合器摩擦副的烧蚀问题进行了鱼骨图分析,将产生烧蚀的原因归纳为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分析离合器摩擦副的热特性,建立摩擦副分析模型,为数值计算打基础。介绍了热量传递方式,热传导、热对流及热辐射,计算了摩擦副热量生成及冷却速率公式,确定了热量分配方式。以径向沟槽摩擦副为研究对象,建立非均匀接触周向分析模型,并确定其热量传递微分方程与求解边界条件。对微分方程进行有限元变换并编制程序进行数值计算,输出温度结果,模拟计算了汽车一般起步工况下的摩擦副温升与温度分布,发现了摩擦副温度先升高后降低,周向有温差存在,若持续滑摩,高温区域持续升温便会引起摩擦副烧蚀;以不同接触比、钢片厚度、滑摩速度与滑摩时间为变量,探究了其对摩擦副温度分布的影响,为离合器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布置并实施了离合器台架试验,对试验系统及其组成部件进行了介绍,采用预埋热电偶的方式进行钢片测温,发现不同径向位置处测点温度有较大的差异,外径温度>中径温度>内径温度,符合摩擦元件热量计算经验公式;同一周向位置处的摩擦副温度存在差异,与仿真结果相印证;不同润滑油流量下钢片温度变化有较大差异;利用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温度数值计算模型的准确。
其他文献
纳米粒子表面活性剂(NP-Surfactants)的水/油界面自组装能够有效降低界面张力并用来使液体结构化。利用全液相3D打印技术,可制备具有复杂结构的液体器件。然而,要实现一相液
环境感知技术是实现工程车辆在非结构环境下进行自动驾驶和无人作业的重要前提。由于非结构环境中的目标没有规则的形状、颜色和纹理等特征,使得目标辨识难度较大;此外,由于复杂的行驶条件会导致工程车辆产生大幅、宽频振动,对环境感知信息产生干扰,影响环境感知结果的精度和效率。本文针对上述问题,基于激光雷达提出了适用于非结构环境的改进三维点云滤波算法和目标检测方法,并通过样机实验对所提出的方法进行了原理验证。本
我国南方地区红砂岩分布极其广泛,许多高速公路项目采用红砂岩填筑路基,然而红砂岩具有强度低、风化程度高、遇水软化崩解等不良工程特性,易导致路基沉降、路面开裂等病害。
在战斗部爆炸测试中,图像法经常作为辅助测试手段,采集爆炸过程中的影像图像,为全面了解冲击波场提供参考。在实际测试中电测法常常无法获得冲击波场内的各个方向冲击波信息,
为得到均质、致密、细晶铸锭,本文提出旋转芯坯复合浇铸工艺。芯坯置入钢液后,代替普通模铸钢锭心部组织,彻底消除心部疏松和缩孔缺陷。低温芯坯吸收一部分钢液热量,提高钢液
光催化被认为是“能够同时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的重要技术途径之一。但当前获得高性能光催化材料还存在很大挑战。构建多元复合体系因能通过集结各组分的优势来提高催化活性
水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是极其重要的战略资源,对工业生产中产生的有机废水进行高效、经济地处理对提升我国水资源循环利用效率,改善水体环境具有重要意义。电助催化湿式空气
在强场物理中,双色圆偏场相比线偏场能够获得更多的原子电离信息。论文中使用了半经典轨线理论方法,在反旋和共旋两种情况下分别计算了双色圆偏场中氢原子的电离。基于原有的
随着用户购机习惯的改变,手机终端补贴这种传统的“手机0元购”模式每况愈下,由于顾客满意率和忠诚度的日益下降,“0元购”的市场占有率也显著下降。对于国际市场而言,“手机
我国《律师法》第37条对于刑辩律师在庭审过程中的言论做出了规范,即除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恶意诽谤他人、严重扰乱法庭秩序的言论外,因代理的职务行为,而所做出的言论可得到豁免。该条款是我国律师庭审言论豁免制度的蓝本。庭审言论豁免权附属于辩护权,通过庭审言论豁免权,不仅是巩固辩护权的保障体系,也是有力督促辩护律师提供有效的代理辩护,更有利于发挥庭审对抗析理,查明事实的作用。2012年,我国《刑事诉讼法》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