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应用细胞内生物电记录技术,在豚鼠内脏大神经-腹腔神经节上,观察了银杏内酯B(GB)对豚鼠腹腔神经节(CG)细胞被动及主动电学特性、兴奋性突触后电位(f-EPSP)及节后动作电位(AP)的影响;并通过应用相应的受体阻滞剂、低ca2+/高Mg2+、低Na+等Krebs液灌流,探讨了GB影响CG生物电及突触传递的可能机制。 运用组织细胞HE染色法观察了腹腔神经节细胞的形态、类型及GB对CG细胞的保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应用细胞内生物电记录技术,在豚鼠内脏大神经-腹腔神经节上,观察了银杏内酯B(GB)对豚鼠腹腔神经节(CG)细胞被动及主动电学特性、兴奋性突触后电位(f-EPSP)及节后动作电位(AP)的影响;并通过应用相应的受体阻滞剂、低ca2+/高Mg2+、低Na+等Krebs液灌流,探讨了GB影响CG生物电及突触传递的可能机制。 运用组织细胞HE染色法观察了腹腔神经节细胞的形态、类型及GB对CG细胞的保护作用。主要结果如下: 1.GB对CG细胞膜被动电学特性的影响 1.1 豚鼠CG细胞的静息电位为-61.14±0.61 mV(n=276);膜电阻和膜电导分别为87.25±5.48 MΩ和14.80±0.80 nS(n=80);膜电容和膜时间常数分别为245.84±27.04 pF和1.97±0.21 ms(n=80)。 1.2 GB对豚鼠膜电位及膜电阻的影响 使用1×10-6mol/L~10×10-6mol/L的GB灌流CG(n=106),其中55.7%(59/106)的细胞膜电位无明显变化;35.8%(38/106)的细胞膜电位出现缓慢去极化;8.5%(9/106)的细胞膜电位出现先超极化后去极化的双相反应;另有个别细胞在膜去极化同时伴有AP产生。GB使膜去极化的幅度和时程分别为11.30±1.78 mV和108.50±9.85 ms。GB对所观察的25个有反应的CG细胞的膜电阻未见明显的影响。 1.3 GB使豚鼠CG细胞膜电位去极化的机制分析 用低Na+Krebs液灌流CG,GB使膜去极化幅度表现一定程度的减弱(n=4),用K+通道阻断剂TEA灌流CG,GB使膜去极化幅度则表现一定程度的增强(n=5),提示GB可改变CG细胞膜Na+、K+通透性,引起细胞去极化。由于GB基本不影响膜电阻,提示GB还能使膜上的某种离子通透性降低。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眼部雾化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通过观察对照组和观察组视力、眼底情况、中医证候积分、各血糖指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色素上皮衍生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一氧化氮因子、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并根据观察结果进一步分析灯盏花素眼部雾化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患者的依据,为中医适宜技术防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提供理论依据,同时
受电弓气动抬升力是弓网接触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列车运行速度的提高,受电弓气动抬升力的改变对弓网接触力的影响加剧。受电弓有开口和闭口两种运行方式,但受电弓纵向结构不对称,开闭口运行工况下受电弓气动抬升力也不相同,在列车运行方向改变后还需调节气囊系统以调节静态抬升力。因此,优化受电弓气动抬升力并保证开闭口运行工况下受电弓气动抬升力的一致性对减缓气囊系统的疲劳损坏、降低弓网事故发生率有重要意义。本论文
螺栓连接作为工程应用中重要的连接部件,在温度、振动、冲击等服役环境中,易出现松动失效现象,从而导致连接结构失效。因此,国内外学者不断致力于螺栓连接的松动机理及防护方法研究,但是温度和振动耦合作用下螺栓连接结构松动失效的相关研究较少。本论文重点开展了温度和横向载荷耦合作用下螺栓连接的松动行为研究,这对交变温度及振动环境下螺栓连接的实际工程应用、拓展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本论文设计了螺栓连接松动试验夹具
饮酒是很多国家宗教、文化及社会习俗的一部分,然而,在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最新全球饮酒与健康状况报告中指出,每年约有330万人因有害使用酒精而死亡,占全球总死亡人数的5.3%。报告显示,在全球范围内,除中国以外,人均酒精消费量呈下降趋势,但中国酒精消费持续上升,形势不容乐观。据统计,在亚太地区,每年约有30万人死于因饮酒引发的相关疾病。由于肝脏是酒精代谢的关键场所,同时也是最早和受损最大的组织,所引发
伴随着新时代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的发展需要,我国重载铁路货车朝着重载快捷的方向快速发展。为提高车辆运营可靠性及经济性,需根据车辆实际运用状态对关键结构部件的服役寿命进行评估。交叉支撑结构作为关键部件之一,对提高车辆的抗菱形刚度、抗蛇行失稳能力以及临界速度至关重要。本文以当前我国重载铁路货车主型转向架的交叉支撑结构为研究对象,通过台架试验、线路测试、仿真分析及理论等手段,结合检修及运用要求对其服役寿命
研究目的1 探讨反复呼吸道感染(Recurrent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RRTI)患儿体质分型规律,并分析影响小儿RRTI发生的相关性因素,为中医药防治小儿RRTI提供参考依据;2通过检测RRTI患儿、健康儿童血清维生素A(Vitamin A,VA)、维生素E(Vitamin E,VE)及IgA、IgG、IgM的水平,探讨RRTI与患儿血清VA、VE及Ig水平的
目的酵母双杂交技术证实phb1与CLIC1在酵母中的相互作用;构建带FLAG标签的phb1真核表达载体和带GFP标签的CLIC1真核表达载体;将其共转染至COS7细胞,观察其在哺乳细胞株内的共定位的具体情况;转染至HEK293T细胞,进行免疫共沉淀,检测在哺乳动物细胞内phb1蛋白与CLIC1蛋白能否相互结合。方法以含人phb1全长cDNA序列的质粒pLenti6-phb1为模板,用PCR方法扩增
铁道车辆车体的惯性参数和模态参数直接影响车辆系统的振动特性,因此有必要通过试验获得车体准确的惯性参数和模态参数,但由于车体结构庞大,长期以来一直存在测试不准确以及测试困难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比不同领域内针对这些结构特征参数测试的方法,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研究了适合铁道车辆车体的测试方法,围绕车体六自由度振动试验台进行车体质量、质心、转动惯量以及车体模态参数的测试方法研究,主要工作如下:(1)通过对比各领
本文研究方程X-A*X-1A+B*X-tB=In和X+A*X-1A+B*X-tB=In,构造了求这两个方程正定解的迭代方法.给出了方程X-A*X-1A+B*X-tB=In,当t=2时,正定解存在的充分性及必要性条件.构造了方程X+A*X-1A+B*X-tB=In,当t=2及t=∈(0,1]时,两种迭代求解方法.
目的运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研究Depp蛋白与Sedlin蛋白的相互作用区域;表达融合蛋白GST-Sedlin,进行GST pull-down实验检测Depp蛋白和Sedlin蛋白在体外的相互作用;构建Depp蛋白和Sedlin蛋白的真核表达载体,共同转染COS7细胞,观察两者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共定位情况。方法以pACT2-Depp为模板,PCR扩增Depp蛋白N端300bp和C端339bp的DNA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