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脉冲能量键合晶体被动调Q激光器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qs6566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脉冲能量、窄脉宽的键合晶体被动调Q激光器具有构造简单、可靠性高、效率高、体积紧凑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医疗、军事、科研以及工业等领域。本文通过对键合晶体被动调Q激光器的理论以及实验研究,获得单脉冲能量百毫焦量级、脉宽纳秒量级的输出激光脉冲,本论文主要的研究内容概括如下:
  被动调Q激光器以Nd:YAG晶体为工作介质,可饱和吸收体Cr4+:YAG为调Q晶体,详细探讨了激光工作介质和可饱和吸收体的基本特性。根据闪光灯泵浦的特点,建立了非均匀泵浦速率方程组,可以分析输出脉冲串的脉冲能量、脉冲宽度等特性。仿真分析发现,非均匀泵浦会引起输出各个脉冲的脉冲能量、脉冲宽度的相对变化;减小腔长,可以减小脉冲宽度,而基本不影响单脉冲能量;降低调Q晶体初始透过率,可以增加输出单脉冲能量,减小脉冲宽度,而且初始透过率越低,输出单脉冲能量变化越明显。根据理论分析,本文采用键合晶体Nd:YAG/Cr4+:YAG来缩短腔长,并采用较低的调Q晶体初始透过率来得到大脉冲能量、窄脉宽的激光输出。
  通过数值模拟优化了实验参数,采用的输出镜反射率为30%,首先实验研究Nd:YAG/Cr4+:YAG(不键合)被动调Q激光器,随泵浦控制电压、可饱和吸收体初始透过率和腔长变化输出参数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实验研究Nd:YAG/Cr4+:YAG键合晶体被动调Q激光器,Q开关Cr4+:YAG的初始透过率为14%,腔长为9.7cm。在最大泵浦控制电压下即泵浦控制电压为6V时,得到具有四个脉冲的输出脉冲串,并详细分析灯泵泵浦的非均匀对输出脉冲串各个脉冲的影响,四个脉冲能量依次为156.5mJ、151mJ、149.7mJ和145.8mJ,相应脉冲间隔为20.8us、24.2us和46us。四个脉冲的脉冲能量依次下降,脉冲间隔依次增大,脉冲宽度基本不变。平均单脉冲能量为150.8mJ,平均脉冲宽度为5.72ns,Q开关效率为63.2%。
其他文献
偏振是波动科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参数,如光学、地震学、无线电和微波领域,对激光、雷达、无线和光纤通信等技术的性能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偏振光可以认为是一种振动纯净的电磁波,只在一个固定平面内振荡。自然界中的光大多数是非偏振光,为了实现或操纵偏振光,需要在光学系统中使用起偏器。目前在光纤通信和光纤传感领域中,多数起偏器为光纤-体偏振器件-光纤结构的混合式光纤输入输出器件,存在插入损耗高和耦合效率低等缺点。现有报道的全光纤偏振器件,如高双折射光纤、手性光纤光栅、宽带石墨烯偏振器、基于微纳光纤耦合器的偏振器等,具有良好
光纤通信系统容量需求日益剧增,传统单模光纤的传输容量已接近其理论极限,光纤通信容量危机正在逼近,模分复用是解决当前光纤传输容量危机的优选方案之一。论文面向模分复用光传输关键光纤及光纤器件开展研究,旨在应对当前模分复用光传输系统应用推广中所面临的挑战,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1)阐述了少模光纤的模式特性、光子灯笼工作机理及少模光纤和光子灯笼的设计流程,为论文中少模光纤和光子灯笼的设计与制备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2)利用仿真设计软件ComsolMultiphysics进行特种少模光纤的
1.研究背景  毕业论文作为高职高专学生毕业前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能够起到检验学生对本专业综合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体现的是学生利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毕业论文也是学生获得毕业证的依据。教师对学生毕业论文的有效指导可以帮助学生提高专业素养,从而更好的服务社会。本文作者结合所任教的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求能对以后的
期刊
表面等离子体是一种存在于金属和介质材料交界面处的自由电子集群振荡。当光子作用在金属纳米结构上,金属中的自由电子与电磁波能量耦合成特殊的波动形式或是共振模式,由此带来了诸如异常透射,光的完美吸收,超衍射聚焦和结构色等许多奇特现象。近年来,随着微纳加工技术的逐步发展和表征方法的日趋完善,对基于表面等离子体亚波长结构的纳米器件研究激起了学者们极大的兴趣。
  论文在国家 973 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下,就表面等离子体纳米结构的显色原理及偏振复用技术展开了较为深入的理论和实验研究。论文重点研究
新型超高分辨率(0.1pm量级)光谱分析系统在光纤通信与传感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具有无跳模调谐范围大、输出功率高、线宽窄等特点的可调谐光源是其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决定了系统光谱分辨能力的高低。本文重点围绕外腔激光器的无跳模调谐特性展开了相关研究工作,主要内容包括:
  (1)给出了外腔可调谐激光器的基本数学模型,建立了外腔结构下描述载流子和光子互作用的速率方程组,介绍了Schawlow-Townes线宽模型并分析了影响线宽的主要因素,推导了表征外腔激光器无跳模调谐特性的数学表达式。
  (2
自由空间光通信(FSOC)相比微波通信所具有的优势,使其成为近年来无线通信领域的研究热点。相干探测具有灵敏度高、频谱效率高、可支持高级调制格式等优点,是目前FSOC的关键技术之一。简化数字相干接收机利用单个光探测器接收光信号,结合数字信号处理(DSP)技术实现信号的相干探测与解调。它具有结构简单、功耗低等特点,相比传统相干接收机更适用于FSOC系统。本论文围绕简化数字相干接收机实时解调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开展了研究工作,主要内容包括:
  (1)研究了简化数字相干接收机的系统结构和工作原理,设计了包含光
受激布里渊散射(Stimulated Brillouin Scattering,SBS)效应具有高增益、窄带宽和低阈值等特点,已在光纤激光器、分布式光纤传感器以及光滤波器等技术中实现了应用。本文深入研究了SBS效应的偏振相关性,并将其应用于布里渊光时域分析(Brillouin Optical Time Domain Analysis,BOTDA)系统偏振衰落的抑制以及偏振态(State of Polarization,SOP)的测量。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为:
  (1)从SBS效应的物理过程出发,理论
空间光通信有高带宽等显著优点,在卫星通信领域具有很大应用潜力。然而,空间光通信所采用的激光发散角比微波小得多,更小的发散角需要通信终端进行高精度的瞄准。当光束瞄准存在偏差时,会造成接收端探测器所接收的光功率急剧减小,误码率严重劣化,影响光通信质量,因此对空间光通信系统的光束瞄准精度一般要达到微弧度量级。本文针对面向星载光通信的高精度瞄准技术进行研究,重点研究卫星平台振动带来的影响,以及如何对平台振动造成的光束角度偏差进行补偿。
  首先,根据Olympus卫星平台振动模型,采用谐波叠加法模拟生成时序
针对变压器等电力设备的运行维护需求的日益增加,电厂和电站中的关键设备变压器的故障检测及日常维护成为目前电力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光声光谱技术因其检测精度高、实时性好广泛应用于变压器油中气体的检测,通过检测异常变压器中产生的故障气体进行故障种类的识别。光声光谱仪中产生的极微弱光声信号的检测成为其技术难点之一。本论文提出了基于Duffing方程的微弱光声信号检测算法,围绕如何提高判定非线性系统状态的准确率进行了研究,还提出了适用于工程应用的数字锁相检测算法,开发了相关软件及硬件系统设计。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随着5G时代的到来,室内定位技术越来越受到业界的重视,它在室内生活与工业活动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如增强现实/虚拟现实(AR/VR)、远程医疗服务、工厂自动化以及物联网等。可见光定位系统(VLP)作为一种基于可见光通信(VLC)技术的定位系统,有着不易受电磁场干扰、绿色环保、成本较低、定位精度高等优势。但传统的室内可见光定位技术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基于接收光信号强度(RSS)技术的三角定位系统由于信道模型不准确在实际应用中定位性能较差,而基于图像传感器的定位系统精度较高,但成本高且处理算法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