轿车侧面碰撞计算机仿真技术研究与应用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fqxx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长,道路交通事故己经成为世界性的一大社会问题。近十年的交通事故统计表明,侧面碰撞引起的交通事故均高于正面碰撞,侧面碰撞的致死率仅次于正面碰撞,而致伤率则居第一位。汽车侧面是车体中强度较薄弱的部位,侧面碰撞缓冲区较小,车体吸能的能力较弱,乘员面临的损伤风险很高。因此,开展汽车侧面碰撞安全性研究,对于提高我国汽车产品的整体安全性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阐述了汽车碰撞计算机仿真分析的基础理论,在此基础上选择某轿车,对其进行了侧面碰撞计算机仿真研究。本文着重对汽车侧面碰撞仿真进行了基础性研究,分析了单元尺寸、类型以及积分点,沙漏控制方法以及焊点失效对汽车侧面碰撞仿真的影响,得出一些结论:①从计算精度和计算效率的两方面综合考虑,轿车车身单元尺寸选择12mm×12mm,选择BT单元为基本的单元类型,但是在单元的刚度计算方面考虑采用BWC单元算法,能够满足侧面碰撞仿真的要求。②车身不同的区域可选择不同的积分点,对于碰撞大变形的区域,可选择高积分点,远离碰撞区域的部件选择较低积分点。对于不同区域,积分点的数目随着变形的严重性而增加。③对侧面碰撞仿真,采用弹性刚度沙漏控制能够较好的控制沙漏模态。④焊点失效对部件的吸能有很大的影响,本文在侧面碰撞仿真中考虑了焊点失效。上述的研究对于确保汽车侧面碰撞计算机仿真的正确奠定了基础。依据法规对移动变形壁障的要求及验证试验的方法,对其的变形性能和吸能性能进行了检验,并通过修改相关的参数,使得移动变形壁障的性能特性达到法规要求;同时修正了Euro-SID II假人的部分参数,使其主要标定满足法规要求,为侧面碰撞仿真提供了正确的模型。综合各种碰撞类型模型建立的思路,建立了一个适用于侧面碰撞、正面碰撞、追尾等碰撞类型的车身有限元模型,进行了汽车侧面碰撞计算机仿真。对仿真结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作出了客观的评价,成功实现了汽车侧面碰撞计算机仿真。
其他文献
胜利油田自1961年华8井首获工业油流以来,经历了40多年的勘探开发历程,2002年底,累计探明储量42.7亿吨,累计生产原油近8亿吨,建成我国第二大油田,提供了能源,带动了黄河三角洲及东营
本文以储层地质学为理论基础,采用参与现场施工与室内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综合地质背景、岩心、测井、测试、压裂及试油资料,研究了西峰油田长8储层的沉积相特征、岩石学特征、孔
期刊
目的 探讨骨巨细胞瘤(giant cell tumor,GCT)股骨远端保肢术后的并发症,及其常见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和相关康复与治疗.方法 选取2002年1月至2015年5月80例股骨下端GCT采用瘤段
文章在介绍项目质量管理的概念以及主要研究内容之后,分析输变电工程项目的施工监理特点,并针对目前开展此项目施工监理中的项目质量管理时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项目质量
随着各盆地勘探程度的不断加深,及以中、高孔渗储层为主的老油田逐渐进入中、高含水期开采,低孔低渗油藏的开发近几年来日益受到重视。因此,提高低孔低渗储层的油气解释方法,对我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有了很大的创新.社会工作和社区矫正作为助人的制度设置,有着理念和过程的内在统一性.刑罚制度变革和政府购买服务为社会工作
陀螺仪是构成卫星导航系统的基础核心器件,其性能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陀螺仪滚动轴承-转子系统的性能。随着卫星技术的迅猛发展,陀螺仪转子系统正朝着高转速、轻质量等方向发
在先进制造技术领域当中,基于工业CT切片图像的快速反求技术(Reverse Engineering, RE)已经成为当前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重点在于研究由工业CT切片轮廓数据生成可直接为快速原型制造设备所能接受的STL格式数据。本文针对其涉及到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并通过软件实现。首先,对工业CT切片图像进行了处理:选用中值滤波技术对本文切片图像进行平滑处理;采用适用于本文切片图像的基于灰度直方图
车辆自动换挡多按照油门开度和行驶速度两个参数控制换挡,当油门开度和行驶速度变化到某一数值时就自动换入新的挡位,然而这种换挡模式并不能很好的满足汽车行驶性能的要求,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