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油田矿产资源开发与地区经济发展及生态环境变化的研究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x8106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胜利油田自1961年华8井首获工业油流以来,经历了40多年的勘探开发历程,2002年底,累计探明储量42.7亿吨,累计生产原油近8亿吨,建成我国第二大油田,提供了能源,带动了黄河三角洲及东营市的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近年的GDP达540亿元,约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0.56%,石油天然气工业是地方经济的支柱,是黄河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动力。 本文认为在诸多因素中黄河水资源状况是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托和制约条件,即黄河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受黄河来水来沙的影响和制约,论述了黄河三角洲地区近年来生态环境的变化主要由于黄河径流量和输沙量的减少造成的海陆变迁,另外说明了石油天然气工业排放造成的水体污染是黄河三角洲地区水环境变化的主要问题。 自然界生态环境的改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实质是自然界的物质交换。这种物质交换应该能可持续发展,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社会发展与人文进步相统一。为了探讨自然界的物质交换引起当地环境变化的程度,探索用矿场地球物理的方法和手段来监测浅层地下水矿化度的变化;钍、铀、钾自然伽马能谱的变化以及地表浅层微量元素的变化等。通过对137口井(1965~1996年)资料的分析,利用自然电位和2.5m视电阻率计算地下水矿化度的变化得出了随着油田勘探开发的深入,地下水矿化度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同时地下水受汛期或月降水量补给影响;海水的侵入对浅层地表水形成干扰的结论。通过对16口井浅层自然伽马能谱测井资料的分析,发现黄河三角洲地表放射性特征与石油勘探开发时间密切相关,但数值均低于地层的平均丰度。用地层元素测井评价生态环境方面做了开启性的工作。 文中还提到了应该将地区的海拔标高作为一种资源,提出将黄河三角洲的海拔标高列为国家级地区资源的重要数据的建议。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随着国家基础建设的发展,对建设施工的要求不断提高,水泥混凝土作为施工中应用最广泛的建筑材料,混凝土施工机械的技术都有了显著进步。70年代后期,混凝土搅拌站开始作为一种新型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水利工程的建设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和重视,相关的工程项目随之增多.由于水利工程是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因此,必须在工程建设中,加强施工管
学位
近期以来,核心素养这一教育热点话题备受关注,相应的学科核心素养也应运而生.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教育核心课程,其学科核心素养同样也受到专家学者们的普遍关注.如何理解素养本
期刊
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促进建筑行业发展速度不断提高,民生建筑工程在其中占据重要位置,需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和安全性,提高群众自身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性.所以,建筑
混凝土泵是通过管道依靠压力输送混凝土的施工设备,它能一次连续地完成水平运输和垂直运输,输送效率高、劳动力省、费用低,混凝土泵运输距离长,单位时间内的输送量大,尤其对于一些工地狭窄和障碍物的施工现场,用其他运输工具难以直接靠近施工工程,混凝土泵则能有效地发挥作用,是较为理想的一种现代混凝土输送设备。本文从混凝土泵的结构、工作原理、混凝土在输送管中的流动特性以及压力的变化等方面入手,研究混凝土泵实时排
在智能电网建设中智能电能表是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且在伴随着智能电能表的推广,在设计、制造、管理等各个环节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故此在本文中着重对智能电能表现场运行管
本文通过对扶余油田试验区块的地质、油藏和渗流特性进行描述,在建立扶余油田试验区块地质模型、对井间示踪剂油藏测试原理与工艺进行了比较深入研究的基础上,选择了适合于扶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