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氧及复合运动对大鼠心肌、血液某些指标的影响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b8716979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低氧及低氧复合运动情况下大鼠血清乳酸脱氢酶、肌酸肌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丙二醛含量的变化;以及红细胞膜Na<+>-K<+>-ATP酶,Ca<2+>-Mg<2+>-ATP酶活性、心肌超微结构以及乳头肌动作电位变化规律及发生机制,探讨低氧及复合运动对大鼠心肌、血液某些指标的影响及机制。 方法:本研究采用 Wistar 雄性大鼠82只,其中50只随机分为4组,包括常氧对照组(13只)、常氧运动组(13只)、低氧对照组(12只)、低氧运动组(12只)。低氧和运动持续时间为12周,采用生化方法检测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脂质过氧化代谢产物丙二醛(MDA)含量;采用生化方法测定红细胞膜Na<+>-K<+>-ATP酶、Ca<2+>-Mg<2+>-ATP酶活性,采用透射电镜技术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另外32只,分组及实验方法同上,采用经典玻璃微电极技术记录离体心肌细胞跨膜电位。采用析因设计的方差分析对结果进行处理。 结论: (1)运动、低氧对血清乳酸脱氢酶活性、丙二醛含量的影响相反;低氧可降低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无论低氧还是运动对血清肌酸激酶都没有明显影响。 (2)运动、低氧对红细胞膜Na<+>-K<+>-ATP酶、Ca<2+>-Mg<2+>-ATP酶活性的影响相反。 (3)常氧运动及低氧运动均不同程度的抑制了缺氧引起的乳头肌APD缩短。 (4)低氧能损伤心肌的超微结构,适度运动能改善低氧对心肌的损伤。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互联网已经越来越多的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它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尤其随着带宽的不断增加,资费的
当前在目标监控领域,在前端图像采集系统获得图像序列之后,如何利用连续的图像帧获取所监测区域中运动目标是一类重点问题。而在低信噪比的环境下检测并跟踪弱小的运动目标是一
小麦条锈病是由小麦条锈菌引起的世界性重要的低温型病害,是限制小麦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麦条锈病流行区,是我国黄淮及长江流域小麦的主要病害。小麦条锈
目的: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间歇性低压低氧(intermittent hypobaric hypoxia, IHH)处理具有明显的心脏保护作用,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已成为临床医学、高原医学和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