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小麦-中间偃麦草抗条锈异代换系和异附加系的选育与鉴定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h1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麦条锈病是由小麦条锈菌引起的世界性重要的低温型病害,是限制小麦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麦条锈病流行区,是我国黄淮及长江流域小麦的主要病害。小麦条锈菌专化性强,生理小种变异快,随着新的条锈菌生理小种的产生,已有抗病基因不断“丧失”抗性,需要寻找和引进新的抗条锈基因,以不断改进和提高小麦栽培品种的抗病性,满足生产需要。小麦近缘种中含有丰富的抗病基因。中间偃麦草(Thinopyrum intermedium,2n=42)是小麦中一个野生近缘物种,具有多花、多实、优质、耐低温、抗病(锈病、黄矮病、条纹花叶病、白粉病)等诸多优良性状特点,易与小麦杂交,被广泛用于小麦育种研究中。中4是由普通小麦与中间偃麦草合成的双二倍体,含有新的抗条锈基因,将中4与普通小麦杂交,将中4携带的抗条锈基因转移到普通小麦中,创建小麦新种质,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意义。 本研究采用回交转育方法,通过对普通小麦中国春Ph1b突变体与无芒中4杂交、回交转育所获得的F5代或F6代材料进行苗期抗条锈性鉴定,并以抗病亲本中4和感病亲本中国春作对照,从90个株系中选出19个对小种CY31表现为免疫或高抗的株系,3年鉴定结果一致,而轮回亲本中国春对CY31表现高感,表明中4所携带的中间偃麦草的抗条锈基因已导入到普通小麦中国春中,且抗性基因表达有效和抗性稳定。 对这19个抗性稳定株系进行了根尖体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镜检。结果显示,镜检株系的染色体数目均为偶数,即分别为2n=42,44,46,48等,从中筛选到1个染色体数为2n=44的株系(编号为4-2-2-4-2)和1个染色体数目为2n=42的株系(编号为4-2-2-4-4)。初步推测株系4-2-2-4-4为普通小麦-中间偃麦草异附加系,株系4-2-2-4-2为普通小麦-中间偃麦草异代换系或易位系。 采用原位杂交技术,以生物素标记的中间偃麦草DNA为探针,以中国春DNA为封阻,进行了荧光原位杂交。结果表明,株系4-2-2-4-2中有2条染色体完全显示绿色荧光,故判定来自中间偃麦草的染色体,从而证实该株系为普通小麦-中间偃麦草异附加系;株系4-2-2-4-4的染色体数为2n=42条,其中有2条整条染色体显示绿色荧光,判定这1对染色体被中间偃麦草的染色体所代换,证实该株系为
其他文献
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进步,用户对网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心所欲,无所不在,宽带和无线。蓝牙、WLAN、WSN、Ad hoc等许多无线网络技术顺势而生。如何对网络资源进行有效的分配利
电梯是现代国民生活尤其是城市居民生活常见和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电梯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以前仅仅在安全上可以保证、能够实现正常
新一代视频压缩编码标准H.264/AVC通过采用新技术提高了编码效率,具有更好的网络亲和性、更好的图像质量及很强的抗误码能力。视频通信正逐步成为通信的主要业务之一,但由于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Biometrics)和RFID(B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两项目标辨识技术,两者在公共安全领域都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前者是对人,后者是对标
近年来,随着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互联网已经越来越多的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它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尤其随着带宽的不断增加,资费的
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图像传感器是固态图像传感器的一种,它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受当时工芝技术的限制,发展和应用有限。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
本文完成了一种宽波束、宽带宽的卫星天线的并行演化自动设计。该卫星天线设计要求是收发共用并且收发频率间隔相隔较宽,对增益的要求较高,并且为右旋圆极化。演化算法是进行
当前在目标监控领域,在前端图像采集系统获得图像序列之后,如何利用连续的图像帧获取所监测区域中运动目标是一类重点问题。而在低信噪比的环境下检测并跟踪弱小的运动目标是一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高分辨率、多极化、多波段以及多模式的发展需求使得SAR原始数据量迅猛增加,如何在满足应用需求的前提下选择尽量大的原始数据
视频目标跟踪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核心问题,在民用和军事上都具有广泛地应用,如智能监控、人机交互、机器人导航、医学诊断以及精确制导武器等,近十几年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