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作家J.D.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自1951年第一次出版以来,备受评论界的关注。该书的研究者大多借助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语言学,叙事学,心理学等相关理论,从心理,社会,历史,宗教,政治,文化等角度入手,围绕社会批判、人物精神和心理发展等问题对这部小说的主题进行阐释。然而,这些分析过多侧重于人物的心理及外部政治文化影响,而淡化或者说忽视了小说本身与西方文学传统之间的联系。
尽管很多学者研究过该书的成长主题,但是很少有人从成长小说传统的角度来研究主人公霍尔顿的成长过程。在总结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本文从成长小说中的成长主题这一角度切入,通过分析主人公霍尔顿从迷惘到觉醒再到探寻的艰难成长之旅以及在成长中所表现出来的异化,孤独,叛逆,矛盾,消极等心理进行探源,进而从一个侧面揭示20世纪中期的美国成长小说的断面特征;同时通过与英语文学史上各个时期的优秀成长小说进行比较,考察该小说与西方文学传统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揭示“成长小说”创作的纵向特征以及塞林格对成长小说创作的传承与突破。
整篇论文分为六章:第一章对陔书自出版以来所经历的文学批评进行了简要的概述,点出本文以成长小说为切入点对主人公霍尔顿的成长进行研究。第二章对成长小说作为一个文学类型的起源,定义和特点等做了简要的回顾,指出《麦》是一部典型的美国成长小说。第三章和第四章对霍尔顿在成长中所遭遇的青春期身份混乱及政治文化负面影响等所造成的成长危机和成长旅程中由迷惘到觉醒再到探索的成长过程进行了深度剖析。第五章把《麦》和英语文学史上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成长小说(以Tom Jones,David Copperfield,The Adventures ofHuckleberry Finn,The Portrait of the Artist As a Young Man为其突出代表)进行比较,从而揭示“成长小说”创作的纵向特征以及塞林格对成长小说创作的传承与发展。第六章为全文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