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F-1/CXCR4与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机制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gq3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基质细胞衍生因子(SDF-1)及其受体CXCR4 在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方法(1)用ELISA 法检测再障与正常骨髓及外周血上清液SDF-1α的浓度。(2)免疫荧光双标记法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再障及正常外周血T 淋巴细胞CD3~+CXCR4~+细胞所占CD3+细胞的比例。(3)用3~H-TdR 渗入法测定不同浓度的SDF-1α与用抗CD3 单抗活化的T 淋巴细胞相互作用后的T 细胞的增殖情况,且用anti-CXCR4 单抗阻断后测定活化T 细胞的增殖情况。(4)用体外微孔隔离室迁移实验方法比较再障外周血T 淋巴细胞与正常外周血T 淋巴细胞在相同浓度的SDF-1α作用下的迁移能力的变化,并运用抗CXCR4 的单抗阻断T 淋巴细胞表面CXCR4 受体,用正常骨髓上清液对其进行趋化,观察T 淋巴细胞的迁移能力是否受到影响。结果(1)再障组骨髓、正常组骨髓上清液SDF-1α(pg/ml)分别为1057±284.33和587.5±62.27,再障组、正常组血浆SDF-1α(pg/ml)分别为583.3±219.27 和606.6±234.32,再障组骨髓上清液的SDF-1α浓度显著高于正常组骨髓上清液SDF-1α浓度及再障组血浆的SDF-1α浓度(p<0.05)。而再障组血浆SDF-1α浓度,正常组骨髓上清液及外周血血浆SDF-1α浓度之间无明显差异。(2)双色免疫荧光双标记流式细胞计数结果显示在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D3+CXCR4+双阳性细胞占CD3~+单阳性细胞的比例,在再障和正常组分别为10.89%和3.74%,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5)(3)当外周血T 淋巴细胞用anti-CD3 活化后,进而用不同浓度的SDF-1α处理后用3~H-TdR 标记, 3~H-TdR 的整合量(用放射性核素每分钟闪烁计数值,CPM)与SDF-1α的浓度成正相关(p<0.05),且SDF-1α这种诱导增殖作用可以被anti-CXCR4 抗体所阻断(4)外周血T 淋巴细胞SDF-1α体外趋化实验显示,正常和再障组平均迁移率分别为9.7%和18.1%,前者明显降低(p<0.05)。且anti-CXCR4 阻断实验显示对
其他文献
活性污泥的比耗氧速率(SOUR)是表征污泥生物活性的重要参数之一,从微生物呼吸速率角度反映了活性污泥生理状态和基质代谢状况。通过监测SBR工艺活性污泥的SOUR,考察了SBR工艺
<正>[一]他现在如日中天。虽然对于普通歌星来讲,三十二岁已经是演艺生命即将结束的年龄,但齐亚显然与众不同。他顺着T型台大步走下,在两侧小女生狂热的欢呼声中,他的样子仿
本文介绍了立体影视拍摄中的摄影机设置方法,对于摄影机汇聚进行分析,分析其缺陷以及产生的原因,对拍摄时摄影机设置和放映时投影机的设置问题进行探讨,针对立体影像的拍摄和
目的对比分析在生化项目检测中不同血液标本的结果。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1月-2017年3月期间我院健康体检者48例患者的五种不同血液样本(血清样本和四种不同抗凝剂的血桨标本),并
我们知道,早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就已开征个人所得税。随着该税种的发展与变化,其在整个税收体系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也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与此同时,随着形势
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常常以牺牲环境、耗费资源为代价。由此带来的环境损害往往以危害范围广、后果严重、社会影响大为特征。为了杜绝环境损害的恶劣后果,尽最大可能协调、保
以西学知识分科为基础的现代学科体系之确立,是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一项重要进程。它不仅决定了中国现代学术发展的基本格局,更通过学科的叙事方式塑造着人们对于“过去”
随着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目前应用计算机进行仿真研究已经渗透到各个技术领域,也成为水声工程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围绕海洋环境仿真问题展开论述,指出水声传
WTO作为一个政府间国际组织,不仅为各成员方提供了普遍适用的多边贸易体制框架,而且要求各成员方都接受该框架中的原则和规则。因此,WTO的法律体系框架具有约束所有成员方政
柔性拉形工艺是一种新型的板材成形工艺,采用了柔性夹钳和多点模具技术。柔性夹钳是指把传统的整体夹钳离散成多个小夹钳,拉形时可以改变夹持区的板料形状,实现板料更好的贴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