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言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以其高病死率而成为临床医学上的一大难题。存在胰腺坏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ute pancreatitis,SAP)的死亡率高达20%以上,因此如何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一直是一个长期困扰外科医生的课题。临床实践中发现其治疗的关键问题之一是非手术治疗以及通过手术引流和清除坏死病灶后仍不能使胰腺炎症及坏死过程停止。 急性胰腺炎并发症多、死亡率高,主要是因为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比较公认的四大机制是:胰酶自身消化学说、胰腺微循环障碍学说、白细胞过度激活学说和肠道细菌移居胰腺组织学说。随着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研究不断深入,胰腺微循环障碍学说越来越得到重视,被认为是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始动、持续和加剧损害的因素,并贯穿于其发生发展的整个过程。在急性胰腺炎中,胰腺微循环强烈收缩和微小血栓形成,影响到胰腺的血流灌注,从而加重或引起胰腺的进一步坏死。通过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微循环障碍,无疑将改善胰腺的血液循环及组织灌注、阻止胰腺炎症及坏死的发展、缩短胰腺炎的病程、提高存活率。 本研究以Wistar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模型为基础,通过观察胰腺血流量和血栓素A2(TXA2)、前列腺素I2(PGI2)的动态改变以及胰腺组织病理改变,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与胰腺微循环障碍的关系以及尿激酶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时胰腺微循环的作用。 材料与方法 1.实验材料 实验动物:雄性Wistar大鼠192只,体重220-250克。 实验试剂:TXB2试剂盒、6-Keto-PGF1a试剂盒购自301医院东亚免疫技术研究所。 实验仪器: 微量输液泵(上海沪东仪器厂); CH20型01娜pus光学显微镜(日本); DFM一6型多管放射免疫计数器(中国众诚机电技术公司); LD以刃.8自动平衡微型离心机(北京医用离心机厂); MODEL DS价1电子称(大连星海电子衡器有限公司); F’I’石13自动计算1251放免测量仪(北京核仪器厂)。 2.实验方法: 大鼠于实验前12h开始禁食不禁水,10%水合氯醛(0.3mFIOOg)腹腔注射麻醉,按照Abo介绍的方法制备SAP模型。胰腺出现充血、水肿、局灶性坏死后关腹,进行后续实验。对照组开腹后仅翻动十二指肠后关腹。治疗组在模型制成后30而n给予尿激酶1000了1009,经颈静脉置管注射,实验开始后各组均禁食水。B亚组大鼠模型制成后在2、6、12、24h时段分批麻醉由下腔静脉抽血4血,并加人5%ETDA一NAZ、抑肪酶各30ul,离心10min(3000r/min),取上清,放置一70℃保存备用,同时取胰腺组织放人10%福尔马林中保存备用。 胰腺组织血流量:参照文献用99mTc标记蟾蛛红细胞制成放射性生物微球,对A亚组大鼠按照文献介绍的方法在2、6、12、24h时段进行实验。测胰腺组织和参考血样的每分钟放射计数(cPm),按公式计算胰腺组织血流量。血浆仪AZ/PGI:的水平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试剂盒购自301医院东亚免疫技术研究所。胰腺组织学检查:胰腺组织经石蜡包埋、切片,行HE染色后,按照盲法原则由病理医师在光镜下观察病理学改变,分级标准按文献报道。 3.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又土s表示,采用SSPSn .5统计软件包对胰腺组织血流量、TXAZ/PGI:水平及胰腺组织病理评分的计量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当P<0 .05时就认为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结果 胰腺组织血流量:与C组相比,P组、T组会时相胰腺组织血流量均明显降低(P<0.01),与P组相比,T组Zh、6h组胰腺组织血流量明显增加(P<0.01);12h、24h组胰腺组织血流量增加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r以A:水平:与C组相比,P组、T组各时相TXA:均明显升高(P<0.01),但T组各时相TxA:增加与p组相比程度较低(p<0.01)。pGI:水平:与C组相比,P组、T组各时相PGI:均明显降低(P<0.01),但T组各时相PGI:降低与P组相比程度较低(P<0.01)。病理学检查:C组有部分大鼠胰腺组织可见轻度水肿、炎性浸润,P组可见胰腺组织充血、明显中性粒细胞浸润、灶状或片状出血、局灶性坏死,且随病程的延长而加重;与C组相比,T组胰腺组织也有明显病理改变(P<0.01),但T组病理改变与同时段P组相比,上述病理改变情况均得到明显改善(P<0.01)。讨论 胰腺炎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比较公认的四大机制是:胰酶自身消化学说、胰腺微循环障碍学说、白细胞过度激活学说、肠道细菌移居胰腺组织学说。四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促进急性胰腺炎的发生、发展。随着对急性胰腺炎的研究进一步加深,胰腺微循环障碍学说在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越来越得到重视。 胰腺小叶的小叶动脉属于终末动脉,胰腺组织对缺血高度敏感,胰腺微循环障碍可直接诱发急性胰腺炎。Bassi等最近发现轻度胰腺炎时胰腺微循环无明显变化,一旦发展到出血坏死型则有明显血流淤滞、胰腺灌注减少,减少程度与坏死范围成正比。Menger等证实胰腺微循环障碍不仅作为急性胰腺炎的始动环节,也是水肿型向出血坏死型转化的重要因素。 急性胰腺炎时发生微循环障碍的确切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