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聚偏氟乙烯(PVDF)材料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耐化学腐蚀性,其机械性和成膜性优异,是最受关注的膜材料之一并广泛应用于膜分离领域。MOF作为一类高度有序的结晶多孔材料,其结合了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聚偏氟乙烯(PVDF)材料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耐化学腐蚀性,其机械性和成膜性优异,是最受关注的膜材料之一并广泛应用于膜分离领域。MOF作为一类高度有序的结晶多孔材料,其结合了无机(金属离子)和有机(配体)物的特点,引起广泛的研究热潮。本论文主要以MOF-199材料为改性材料,制备了PVDF超滤膜及纳滤膜,深入研究了MOF-199及MOF-199@GO材料对PVDF超滤膜及纳滤膜结构、性能的影响,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制备了具有良好抗污染性和抗菌性的MOF-199/PVDF超滤膜。利用MOF-199材料的水不稳定性和水溶性,将其作为添加剂和致孔剂制备了MOF-199/PVDF超滤膜。探究了不同MOF-199纳米材料添加量对PVDF超滤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性能测试和表征结果表明,MOF-199添加量为5wt%的M5超滤膜,在保持同样截留率的同时具有较高的纯水通量。这得益于MOF-199纳米材料在相转化过程中作为致孔剂的作用从铸膜液中溶出,大大提高了其膜孔隙率。此外,对M5膜进行一系列测试研究了膜的长期稳定性,表明M5膜在实际过滤过程中能够保持较高的通量并且不会造成二次重金属污染。通过抗污染性能测试和抗菌性测试,表明了MOF-199/PVDF超滤膜在水处理领域中具有良好的潜力。2.制备了具有良好分离性能、完整稳定的MOF-199@GO/PVDF纳滤膜。界面聚合制备纳滤膜过程中,PVDF膜表面因其具有强疏水性而不能与水相溶液充分、全面接触,限制了水相单体在膜表面的均匀分散。为改善MOF-199的水不稳定性,合成了MOF-199@GO复合材料。通过将MOF-199@GO复合材料负载到PVDF支撑膜上,克服了其疏水性并成功制备了MOF-199@GO/PVDF纳滤膜。探究了在MOF-199@GO复合材料溶液中不同的浸泡时间对PVDF纳滤膜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表征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浸泡时间为16h的MG3纳滤膜,大大提高了对一价和二价盐的截留率。通过粗糙度和Zeta电位的表征,表明MG3具有良好的抗污染性能。
其他文献
本论文主要完成了芳基碘催化烯烃氧化裂解生成羰基化合物这一反应,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以芳基碘作为反应的催化剂,氟硼酸作为反应的添加剂,间氯过氧苯甲酸作为反应的氧化剂,
传统的畜牧养殖模式在带来繁重人力负担的同时也影响着畜牧养殖的效益,而且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与畜牧业的联系也更为紧密,并且促进畜牧养殖业更好的发展也是国家
现如今国内厂商生产醋酸纤维素使用的绝大部分木浆粕原料均为进口产品,原材料来源单一,原材料品种的单一有利也有弊,一则生产工艺稳定,产品质量数据可靠,产品品质优异,同时也
本文通过对作曲家和作品时代背景的介绍勾画出曲目的大致背景,而后通过结构分析、演奏分析和重点部分的处理详细阐述了作品诠释的标准、方法及原因,并对不同演奏版本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介绍了曲目中涉及到的重要技术的演奏方法以及训练,同时也探讨了这些演奏技法与演奏状态的关系及技巧发展的未来可能性。笔者希望论文的写作能够对此曲的理解和演奏提供帮助,也希望其中演奏技巧部分对演奏者的练习及演奏实践提供借鉴。
高内相乳液(high internal phase emulsion,HIPE)又称为超浓乳液,是指分散相体积分数在74.05%以上的一类乳液,利用高内相乳液可以简单且高效地制备出聚合物多孔材料。本论文
碳纳米管(CNTs)是一种一维纳米材料,六边形结构连接完美,具有卓越的性质和结构特征,例如比表面积大、机械强度高、导电性强和稳定性强等,这使得碳纳米管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
柠檬酸合成酶、顺乌头酸酶对柠檬酸循环强度影响较大,因此克隆两酶的基因,导入产富马酸菌StrainABCDIA,使富马酸产量在前人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然后,为了探究胞内NAD+/NADH 比
饮食是人类的伟大发明之一。饮食根据人们生活的地理位置、气象、自然资源,生活方式等的不同而产生了自己独有的特色美食,这便赋予了各民族饮食文化的丰富内涵。语言跟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的出现和发展都是由语言来表现的。此论文,《蒙古语熟语大辞典》中与饮食相关的630条熟语为研究对象运用描写法、统计法、语义法、文化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对蒙古语中与饮食相关的熟语进行了分类和统计,揭示了其在内
本文以《语言:人类最后的家园》的俄译为研究基础,以科米萨罗夫的等值翻译理论为指导,研究材料选取该著第三章第一小节的内容,旨在研究学术著作俄译的翻译策略。该著作者钱冠连是中国当代杰出学者,发表论文60余篇,专著三部。2018年《语言:人类最后的家园》入选中华学术外译项目,该著代表着中国学术水准,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精髓,代表中国学术的前沿作品。《语言:人类最后的家园》从哲学角度阐述了人的存在与语言之间的
蔡元培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出版家、教育家、革命家,他创造性地将出版与教育、革命相结合,紧随时代发展的脚步,真诚地为作者、读者服务,并参与各种出版实践活动,生产出众多优秀精神文化内容。从蔡元培的出版实践中,我们可以窥见其一方面在促进我国近代出版业的发展方面做出突出贡献;另一方面用实际行动揭示了出版的本质,即出版在构建国民性和民族精神,以及促进社会变革与进步中发挥着独特作用。本文从蔡元培出生的时代背景和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