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孔催化剂载体的选区激光熔化制造及制氢性能研究

来源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能源转型的快速推进,氢能的战略价值逐渐显现。应用于燃料电池的在线制氢技术面临新的发展。传统集中供氢技术存在着建设成本高、氢罐储能低等问题,以低碳醇为燃料的制氢微反应器具有安全性高、体积小等优点,在航空航天、化工催化方面已得到广泛应用,可为基于质子交换膜的燃料电池汽车领域提供能源需求。本文以开发出高性能基于微通道结构的制氢反应装置为主要研究目标,以微通道为研究对象,结合当前在3D打印等技术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重点围绕制氢反应器中多孔结构催化剂载体的设计加工和制氢展开系列的研究工作,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分析了三种多孔结构,面镂空、体镂空和分形模型各自的结构特点、成形方式、制造难点。简单介绍了选区激光熔化的工艺原理、技术约束和几何限制。介绍了三种建模的方法,隐函数曲面建模、体素建模、三角网格建模,从运算量、建模难度和后续操作对接转换格式等方面分析了优点和不足。最后通过分析采用以上三种建模方法打印出来的三种多孔结构的案例,比较了它们应用到制氢反应器中的可行性等问题,为后续的多孔结构催化剂载体板设计制造提供参考。2、根据三种结构在多孔载体建模中的优缺点,设计并制造了四种不同结构(曲线连续、简单阵列、阵列偏移、交错)、五种不同孔隙率(60%、70%、80%、60%-80%、80%-60%)、三种材料(不锈钢、镀铜不锈钢、铝合金)的多孔催化剂载体板。零件的最小尺寸达到200μm,逼近制造极限。3、对选区激光熔化打印多孔催化剂载体板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认为其表面粘连的金属粉末增加了零件的表面粗糙度,有利于增大催化剂的附着面积,进而提高制氢效率。对负载和未负载催化剂的多孔结构进行了电镜SEM观察,发现负载催化剂后的表面厚度增加了约125μm。同时由于孔隙率不同,导致催化剂的渗入程度不同,有效催化面积不同,这一点对制氢性能的影响较大。4、进行了三组制氢实验。四种不同结构的制氢实验,结果表明交错结构的制氢性能最好。五种不同孔隙率的制氢实验,结果表明由疏到密80%-60%渐变孔隙率的制氢性能最好。三种不同材料的制氢实验,结果表明镀铜不锈钢的制氢性能最好,甲醇转化率可达97%。结合仿真实验,从传质传热的角度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5、对微反应器内部进行了三维建模,通过分子运动学的理论,对分子在多孔结构中的流动进行了模拟仿真。分别从不同均匀孔隙率、不同疏密方式、不同结构三个方面进行了建模和流动仿真,并从扩散性、扩散均匀性、停留时间、混沌性、涡旋等方面对其流动特性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随机无序的孔洞结构、整体由疏到密的孔隙率分布、更多连接点和连接点上更多的梁、与反应器内壁更大的接触面积,这些特征是提高制氢效率的关键。
其他文献
磷酸脲是一种磷酸复盐,在尿素工业快速发展以后被广泛应用于工农业和饲养业,是一种非蛋白氮饲料添加剂,可解决蛋白类饲料短缺问题,还可用作高效的氮磷复合肥,聚磷酸铵的中间体,无机阻燃剂,金属表面处理剂,粒状灭火剂等,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以湿法磷酸和尿素为原料,使用浓缩结晶法来合成磷酸脲,探讨适宜的工艺条件来制备满足工业级/饲料级磷酸脲标准的产品。因湿法磷酸中显色的有机杂质会影响磷酸脲的色泽,其中的氟
二十世纪以来,无线电能传输(Wireless Power Transfer,WPT)技术因其具备较强的实用性、经济性、安全性等优点,已经在生产生活中逐渐替代传统的供电方式。在电动汽车充电等相关领域,动态无线电能传输(Dynamic Wireless Power Transfer,DWPT)技术的出现可以大大降低设备充电的成本,提高生产的可靠性、安全性。动态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通过发射线圈和拾取线圈间的
可满足性问题(Satisfiability Problem,SAT问题)是数理逻辑中的一个经典问题,也是自动推理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在理论应用方面,许多的NPC(Non-deterministic Polynomial Complete)问题如图着色问题、欧拉回路问题和旅行商问题等,都可以转化成SAT问题进行求解。在实际应用方面,如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领域和人工智能领域中的一些现实问题,通过逻辑形
二十世纪初叶,清王朝分崩离析,新的秩序尚未建立,五四运动尚未开始,社会动荡纷乱,艺术思想空前自由,中西跨文化交流平凡。陈师曾在这期间(1915年前后)创作的《北京风俗》代表
随着我国高速动车组运行速度的不断提升,运营里程也不断增加,保障列车的安全平稳运行至关重要。轴箱轴承是高速动车组传动系统中的关键部件,发生故障会直接影响行车安全。精确获取轴箱轴承在列车运行状态下的受载情况,可以为轴箱轴承故障演变研究、剩余寿命研究提供仿真及实验数据,甚至还可以根据轴承受载情况开展状态监测、故障诊断。但由于轴箱轴承的装配方式特殊,无法通过试验直接测量其承受载荷,因此需要一种间接方法—载
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ECC)在拉伸变形条件下表现较高的抗拉强度和伪应变硬化性能,可以有效提高材料的抗裂性能以及结构柱塑性铰区的抗震性能。一方面,利用PVA制备ECC的造价高昂,另一方面,对于利用PP纤维制备ECC短柱的抗压性能缺乏基础性的研究。因此开发了由PP-ECC材料和传统钢筋混凝土(RC)材料组成的组合柱,提出了一种利用ECC作为核心混凝土包裹层的柱截面,将通过减少所用ECC材料的体积来实现
近年来,我国的铁路事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尤其是高速铁路,已经成为速度堪比飞机的重要运输工具之一。在人们日常出行的过程中,高速铁路也已经是更多居民的首要选项。高速铁路具有运输速度快、安全性好、运输能力大、污染排放少、价格昂贵等特点,因此乘客在支付高额费用的同时,对高速铁路运输服务具有较高的要求。但是,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高速铁路在运输服务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尤其是缺乏一套完善的服务评价体系。
近年来,随着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清洁能源得到迅速发展。大量清洁能源以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的形式接入配电网,给配电网的规划和运行带来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另外,主动配电网(Active Distribution Network,ADN)作为未来配电网的主流形态,DG的高渗透率接入特性以及多种主动管理模式都给配电网的规划和运行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针对源-荷的时序性
单级功率因数校正(Power Factor Correction,PFC)变换器因为输入功率与输出功率实时不匹配而造成输出端含有较大的二倍工频纹波(电压/电流)分量,对于电源质量要求较高的电子设备,无法直接使用单级PFC变换器对其供电。准单级Flyback PFC变换器是由Flyback PFC变换器双输出绕组其中一端与一个Buck型纹波抑制器(Ripple Suppressor)串联组成,即Fl
铁路的发展一直既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的标志,也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石。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际间的交流将更加频繁,这些预示着客运需求的潜力很大。大力发展铁路旅客运输完全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现阶段,我国动车组技术研发正在向谱系化、标准化看齐,以形成完善的产品体系,而对动车组外观造型的研究与设计也不能忽视,二者共同促进客运列车的发展。虽然我国的高速列车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