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动车组造型谱系构建研究与应用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ran2003911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铁路的发展一直既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的标志,也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石。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际间的交流将更加频繁,这些预示着客运需求的潜力很大。大力发展铁路旅客运输完全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现阶段,我国动车组技术研发正在向谱系化、标准化看齐,以形成完善的产品体系,而对动车组外观造型的研究与设计也不能忽视,二者共同促进客运列车的发展。虽然我国的高速列车作为一张亮眼的国家名片,但是列车的造型设计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我国的动车组造型设计尚未形成完备的体系。国内动车组的独立自主研发,必然要求造型设计能够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谱系化发展道路,为了产生历史的、连续的谱系关系,能够使受众快速准确深刻地发觉特征和其中蕴含的语义内涵,从而提出一个一以贯之的造型原则,本文主要开展了如下研究工作:首先,对谱系和谱系学相关基础理论进行研究,明确了谱系学的运用方法。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搜集,调研谱系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现状,并以汽车和国外动车组为例,对谱系化发展现状展开分析,得出目前已经积累了大量谱系设计的经验和成果。然后,多维度地对国内动车组造型进行设计梳理和分析,寻找谱系构建的脉络,发掘我国动车组从技术引进到自主研发发展历程迅速的道路上,造型谱系化设计尚未完备的成因。接着展开对动车造型的语义调研,在此基础之上,展开语义分析提取核心语义词汇,结合已有的国内动车组造型设计问题,并在国产动车组既有约束条件之下,提出一个简洁但核心的造型谱系化设计原则。最后,以此原则进行了设计实践,设计出国产动车组造型方案一组,希望为今后国内动车组造型设计提供参考,用以规范今后的设计并促进列车造型设计谱系化的形成。
其他文献
能源短缺与环境污染是人类面临的两大严峻考验,开发可再生清洁能源成了当务之急。锂离子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绿色环保等优点,在电子设备和新能源汽车等高附加值的产品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钠离子电池具有原材料储量丰富、成本低廉等优势,在规模储能中的应用有巨大的应用前景。锂/钠离子电池的性能主要决定于其阳极材料,因此开发高性能阳极材料对锂/钠离子电池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论文开展了如下研究:(1)采用
磷酸脲是一种磷酸复盐,在尿素工业快速发展以后被广泛应用于工农业和饲养业,是一种非蛋白氮饲料添加剂,可解决蛋白类饲料短缺问题,还可用作高效的氮磷复合肥,聚磷酸铵的中间体,无机阻燃剂,金属表面处理剂,粒状灭火剂等,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以湿法磷酸和尿素为原料,使用浓缩结晶法来合成磷酸脲,探讨适宜的工艺条件来制备满足工业级/饲料级磷酸脲标准的产品。因湿法磷酸中显色的有机杂质会影响磷酸脲的色泽,其中的氟
二十世纪以来,无线电能传输(Wireless Power Transfer,WPT)技术因其具备较强的实用性、经济性、安全性等优点,已经在生产生活中逐渐替代传统的供电方式。在电动汽车充电等相关领域,动态无线电能传输(Dynamic Wireless Power Transfer,DWPT)技术的出现可以大大降低设备充电的成本,提高生产的可靠性、安全性。动态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通过发射线圈和拾取线圈间的
可满足性问题(Satisfiability Problem,SAT问题)是数理逻辑中的一个经典问题,也是自动推理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在理论应用方面,许多的NPC(Non-deterministic Polynomial Complete)问题如图着色问题、欧拉回路问题和旅行商问题等,都可以转化成SAT问题进行求解。在实际应用方面,如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领域和人工智能领域中的一些现实问题,通过逻辑形
二十世纪初叶,清王朝分崩离析,新的秩序尚未建立,五四运动尚未开始,社会动荡纷乱,艺术思想空前自由,中西跨文化交流平凡。陈师曾在这期间(1915年前后)创作的《北京风俗》代表
随着我国高速动车组运行速度的不断提升,运营里程也不断增加,保障列车的安全平稳运行至关重要。轴箱轴承是高速动车组传动系统中的关键部件,发生故障会直接影响行车安全。精确获取轴箱轴承在列车运行状态下的受载情况,可以为轴箱轴承故障演变研究、剩余寿命研究提供仿真及实验数据,甚至还可以根据轴承受载情况开展状态监测、故障诊断。但由于轴箱轴承的装配方式特殊,无法通过试验直接测量其承受载荷,因此需要一种间接方法—载
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ECC)在拉伸变形条件下表现较高的抗拉强度和伪应变硬化性能,可以有效提高材料的抗裂性能以及结构柱塑性铰区的抗震性能。一方面,利用PVA制备ECC的造价高昂,另一方面,对于利用PP纤维制备ECC短柱的抗压性能缺乏基础性的研究。因此开发了由PP-ECC材料和传统钢筋混凝土(RC)材料组成的组合柱,提出了一种利用ECC作为核心混凝土包裹层的柱截面,将通过减少所用ECC材料的体积来实现
近年来,我国的铁路事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尤其是高速铁路,已经成为速度堪比飞机的重要运输工具之一。在人们日常出行的过程中,高速铁路也已经是更多居民的首要选项。高速铁路具有运输速度快、安全性好、运输能力大、污染排放少、价格昂贵等特点,因此乘客在支付高额费用的同时,对高速铁路运输服务具有较高的要求。但是,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高速铁路在运输服务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尤其是缺乏一套完善的服务评价体系。
近年来,随着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清洁能源得到迅速发展。大量清洁能源以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的形式接入配电网,给配电网的规划和运行带来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另外,主动配电网(Active Distribution Network,ADN)作为未来配电网的主流形态,DG的高渗透率接入特性以及多种主动管理模式都给配电网的规划和运行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针对源-荷的时序性
单级功率因数校正(Power Factor Correction,PFC)变换器因为输入功率与输出功率实时不匹配而造成输出端含有较大的二倍工频纹波(电压/电流)分量,对于电源质量要求较高的电子设备,无法直接使用单级PFC变换器对其供电。准单级Flyback PFC变换器是由Flyback PFC变换器双输出绕组其中一端与一个Buck型纹波抑制器(Ripple Suppressor)串联组成,即F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