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大黄治疗儿童肺炎的物质基础及其可能机制,并与传统中药药性理论建立联系;建立脂多糖(LPS)吸入法诱导的肺炎小鼠模型,使用大黄内外治疗方法进行干预,在此基础上测定小鼠血清中白介素4(IL-4)、白介素33(IL-4)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并观察小鼠肺组织病理形态以及肺CT改变,探讨大黄不同治法抗炎作用的共同效应指标,为临床中大黄一药两用治疗小儿肺炎提供实验依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大黄治疗儿童肺炎的物质基础及其可能机制,并与传统中药药性理论建立联系;建立脂多糖(LPS)吸入法诱导的肺炎小鼠模型,使用大黄内外治疗方法进行干预,在此基础上测定小鼠血清中白介素4(IL-4)、白介素33(IL-4)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并观察小鼠肺组织病理形态以及肺CT改变,探讨大黄不同治法抗炎作用的共同效应指标,为临床中大黄一药两用治疗小儿肺炎提供实验依据。材料与方法:1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平台(TCMSP)筛选并收集大黄的潜在活性成分与成分靶点。使用Gene Cards和OMIM数据库平台整合出小儿肺炎的相关靶点,并与成分靶点合并获得大黄治疗小儿肺炎的关键靶点。运用String数据库结合Cytoscape软件对关键靶点进行蛋白相互作用网络构建和分析,使用Glue GO插件进行GO、KEGG富能分析,探析大黄治疗小儿肺炎的作用机制,并结合中药药性理论阐释网络药理结果,为传统中医理论与现代科学方法建立联系。2筛选SPF级小鼠108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对照组1、对照组2、内治组、外治组、地塞米松组,每组18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均通过LPS吸入法建立小鼠肺炎模型。造模后24h开始给药治疗,对照组1小鼠予生理盐水灌胃,对照组2小鼠予玉米面外敷背俞穴,内治组与外治组分别予大黄醇提水溶液灌胃、大黄醇提膏外敷背俞穴,地塞米松组小鼠予地塞米松溶液灌胃,连续治疗7天,并于首次治疗前与末次治疗后进行肺CT检查。在开始治疗后第3、5、7天对各组小鼠分批处死取材,观察小鼠肺组织病理变化;称重法测定肺指数;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IL-4、IL-33和TNF-α的水平。结果:1.网络药理学结果显示,大黄治疗小儿肺炎的主要活性成分包括泽兰黄醇、大黄酸、决明内酯、胡萝卜醇、β-谷甾醇、芦荟大黄素、儿茶素,作用于36个靶点,主要核心靶点为MYC、JUN、CASP3,通过参与调控细胞凋亡、蛋白质受体结合,干预肿瘤坏死因子通路、trp炎症因子调节通路等治疗小儿肺炎,符合大黄苦寒清热,归大肠经,主泻下治疗小儿肺炎的中药药性。2.一般情况:108只实验小鼠,在实验过程中无死亡,正常组小鼠活泼好动,皮毛光亮,精神状态及饮食情况正常;对照组小鼠在造模后24h即出现活动减少,毛发卷曲无泽;精神状态欠佳,饮食减少、竖毛等表现;各治疗组小鼠一般情况优于对照组,组间无明显差异。3.HE染色后发现,正常组小鼠肺组织表现无异常;对照组小鼠肺组织出现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肺泡结构破坏等病理改变;内治组与地塞米松组较对照组相比,炎性细胞数量明显改善,仅有少量炎性细胞浸润;外治组与对照组比较,可见少量炎性细胞,伴有中度瘀血表现。LPS诱导后,各组小鼠肺指数与病理评分较正常组均升高(P<0.05),治疗后,内治组、外治组与地塞米松组较对照组情况改善(P<0.05)。4.脂多糖诱导后,正常组小鼠肺CT表现无异常,肺部纹理清晰;其他组小鼠在治疗前肺部CT显示均有纹理模糊、紊乱,或出现模糊斑片影的表现;在治疗后第7天,对照组小鼠上述表现加重,内治组、外治疗组与地塞米松组小鼠肺CT情况改善,但仍与正常组有差别;CT参数结果显示,对照组小鼠肺体积减小,CT值升高,治疗后情况改善,各治疗组间未见明显差异(P<0.05)。5.脂多糖诱导后,对照组小鼠血清中IL-33和TNF-α含量升高,并于治疗后第5天达到峰值。药物干预后,各治疗组小鼠IL-33和TNF-α含量下调,且以地塞米松组效果最佳(P<0.05);IL-4含量降低,地塞米松组与内治组小鼠在第5天与第7天较对照组增加,(P<0.05),外治组未见效(P>0.05)。结论:1.大黄对小儿肺炎疾病进程中的炎症、细胞凋亡等可能具有调节作用,并符合传统中药药性理论。2.大黄内治与外用均能有效减轻LPS诱导小鼠肺组织炎症。3.大黄对LPS诱导肺炎小鼠的治疗机制可能与调节促炎因子的异常释放及维持抗炎/促炎因子稳态有关。4.IL-33和TNF-α炎症因子可作为大黄内治与外用的共同效应指标。
其他文献
目的:构建中医药治疗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核心指标集;为中医药治疗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研究结局指标的选择提供借鉴;为构建中医药领域核心指标集提供参考。材料与方法:本研究通过系统的文献分析,收集国内外近五年发表的中医药治疗儿童CAP相关的结局指标,同时发放医生、患者空白问卷,收集相关利益群体关注的儿童CAP相关的结局指标。通过对文献及空白问卷整理,获得备选结局指标条目池。再依据国际公认的德
目的:观察中药汤剂更年滋肾汤联合八段锦运动疗法与单纯中药汤剂疗法治疗绝经综合征肾虚肝郁证的临床疗效,以期为临床治疗绝经综合征提供更佳的治疗方法。方法:将收集的符合纳排标准的病例,采用随机分组分为治疗组(中药汤剂联合八段锦运动)、对照组(单纯中药汤剂组),每组各30例。观察并记录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国内改良KI评分、HAMA焦虑自测评分,并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1.中医证候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通过检索近十年来中药方剂治疗慢性肾炎血尿的文献,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总结现代医家治疗慢性肾炎血尿的用药规律,以期为祖国医学治疗本病提供新思路。资料与方法:根据拟定的纳入标准、排除标准,选用万方、CNKI、CBM、VIP等学术期刊数据库,对2010年1月至2020年2月期间,运用中医药治疗慢性肾炎血尿的文献进行检索。应用Excel2010、SPSS25.0、SPSS Clementine12.0软
目的:通过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病例的回顾性分析,探究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分析其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并从中医角度进行辨证分型,为临床诊治提供帮助。资料与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1年1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326例,根据血尿酸结果,将其分为2型糖尿病不合并高尿酸血症组(A组)及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组(B组),其中A组218例,B组108例
目的:本实验基于中医“肾藏精,主骨生髓”以及“阴阳互济”理论,研究左、右归丸调控AMPK/m TOR信号通路对PMOP大鼠骨形成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左、右归丸在防治PMOP过程中对骨形成的作用机制。材料与方法:SPF级2月龄SD雌性未生育大鼠6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KB组)8只,假手术组(SHAM组)8只,造模组44只。从背部入路摘除双侧卵巢建立PMOP大鼠模型,SHAM组切除卵巢周围与卵巢等大体积
目的:通过观察癫狂梦醒汤加减治疗老年下肢骨折术后谵妄的效果,并进行分析,评估癫狂梦醒汤加减在治疗老年下肢骨折术后谵妄的疗效,期望为老年下肢骨折术后谵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材料与方法: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伤一科收集老年下肢骨折并发生术后谵妄痰热瘀结证的患者中,选取符合本观察纳入标准,不符合排除标准的患者62例。将62例老年下肢骨折术后谵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即奥氮平组与中药组
目的:本次研究旨在评价针灸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严格按照循证医学标准评价针灸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为针灸治疗面肌痉挛提供新的循证依据。方法:由2名独立工作的人员严格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网络版(CBM)、万方数据库(Wangfang Date)、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数据库(VIP)、Pub Med、Embase、Cochrane
目的:本文就中医外治疗法治疗稳定期COPD的文献进行研究,探究其临床应用情况,对其近年的发展及临床数据进行分类总结;应用Meta分析及网状Meta分析对临床数据进行探讨,探究文献的偏倚,临床应用的安全性等,并根据不同指标改善情况选取最佳的干预措施。资料与方法:基于CNKI、Sino Med、WANFANG、VIP、Pub Med 5个中英文数据库进行检索,经过文献筛选及纳排标准,对纳入文献的数量、
目的: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近20年口服中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肾气虚证)的临床文献中的用药规律。选取关联规则度最高的药对,运用网络药理学分析其治疗疾病的作用机制与潜在靶点,为中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肾气虚证)的研究方向及新药开发提供参考。材料与方法:收集中医临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肾气虚证)相关文献通过CNKI、维普、万方、pub med等文献数据库并进行筛选,构建COPD数据库,将中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王垂杰教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潜在新方潜在机制,为后续的动物实验研究提供方向、理论依据,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以及建立起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理论联系。方法:首先收集王垂杰教授门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病历,并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的方剂分析功能分析出潜在新方。用TCMSP数据库找出新方的化合物成分,并以口服生物利用度(OB)≥30%,类药性(DL)≥0.18为标准筛选出有效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