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用能力往往在以英语为外语(相较于第二语言)的教学环境中被忽略,更会引起我们关注的可能是其它方面的语言能力,比如对语法或者语音能力的培养。学习了近10年英语的大学毕业生中,无法很好的使用英语自然交流的现象还是比较普遍的。而在日常的实际交流中,大多数的英语学习者都会体会到难以自如使用英语、恰当、达意交流的痛苦。其中的原因之一就在于我们的教材中关于语用知识的那部分内容在呈现质量上的欠缺。言语行为作为语用学中最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与日常交流中语言的恰当程度密不可分。教材中对于言语行为知识点的涵盖程度和呈现方式在培养学生语用能力中起着相当关键的作用。因此,在我们的英语教材中,言语行为内容的设计与呈现方式是否能达到培养学生语用能力的目的是一个值得思考的课题。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探究在上海地区广泛使用的初中英语教材-《牛津英语》(上海版)中言语行为相关内容的呈现数量以及质量。作者想通过本次研究来找到如下研究问题的答案:1)在《牛津英语》中实际包含了多少种言语行为;2)这些言语行为是如何设计和呈现的;3)教材的使用者(学生以及老师)是否满意《牛津英语》中言语行为的呈现,以及教材使用者们是如何看待语用能力以及他们对于语用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如何。从研究结果来看,《牛津英语》(上海版)中涵盖到的言语行为相较于其它初中英语教材,所涉及到言语行为的数量还是另人满意的。然而,教材中也反映出了言语行为呈现方式的欠缺,比如各种言语行为所占的比重不均衡,包含得元语用信息不足等问题,这可能会影响实际语用教学的效率,以及培养学生语用能力效果。从教师和学生的问卷调查中,可以看出师生们都认识到了培养语用能力的重要性。他们虽然对教材中所涵盖到的言语行为种类感到满意,但也对言语行为内容在呈现的方式和质量上提出了一定质疑。结合这些研究结果,本论文也尝试对今后教材中言语行为的设计以及语用知识的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设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