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押债务凭证信用风险分析——次贷危机后对信用风险模型的反思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qiushen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用风险是金融风险中最为重要的一类。信用衍生品市场的迅速发展为信用风险管理不断提供各种金融工具,抵押债务凭证( 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2,CDO)是其中的典型例子。   抵押债务凭证(CDO)作为一种信用风险转移工具,能够在财务和银行业甚至更多部门重新分配风险,从而提高信用市场的完备性。由于抵押债务凭证具有与多个信用风险相联系等特征,评估其信用风险需要用到与对单一信用风险评估有所不同的技术,而这些技术又往往未经充分的实践和测试。在没有透彻了解此类产品及其信用风险的情况下,投资者和其他市场参与者都会面临较高的潜在风险。   在次贷危机中,抵押债务凭证和信用违约互换( Credit Default Swap, CDS)等金融衍生产品扮演了重要角色,在此背景F,对信用产品和信用风险进行分析更为必要。自2005年以来,我国抵押债务凭证业务也在逐步展开。因此,结合我国金融市场状况研究抵押债务凭证信用风险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本文从信用风险的内涵入手,在综合把握单一风险资产和资产组合信用风险度量理论以及抵押债务凭证结构原理的基础上,对代表性抵押债务凭证产品进行实证分析,并对信用风险模型在实践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期在产品的信用风险度量层面为我国抵押债务凭证市场的发展提供参考。   首先,本文对信用风险的特性进行分析,包括信用风险的产生、基本要素和特征,并在此基础上从相关性入手分析资产组合的信用风险特征,由此引出信用风险度量理论。与其他金融领域的产品定价理论不同,关于信用衍生品的定价在理论界尚无压倒性的定论,信用风险度量理论也在不断发展中,因此,作者根据自己对信用风险理论的理解,沿结构式和简约式两条主要思路,对信用风险度量模型进行梳理和分类,比较分析各类模型的理论基础、思路和具体方法。   其次,着重分析抵押债务凭证(CDO)的交易结构和产品结构,从经济学角度进行剖析,并分析其信用风险度量难点。结合产品原理和市场状况,分析抵押债务凭证(CDO)与金融稳定性的关系,其中着重分析抵押债务凭证(CDO)及其衍生品在次贷危机中的作用。由此引出抵押债务凭证信用风险度量理论;总结连接函数模型的发展,并重点介绍在金融危机前被广为接受的高斯连接函数模型在解决资产池相关性问题上的具体思路。   然后,基于前面对单一风险资产的信用风险度量理论和资产池的相关性度量理论的剖析,选取我国金融市场上已发行的一只抵押贷款凭证( Collateralized Loan ObligaTiO2, CLO)作实证分析。结合所搜集到的数据,选取合适的单一信用风险度量模型、资产池违约相关性度量模型和分档证券损失估计模型,详细分析该产品标的资产池的联合信用风险,简要分析各档证券的预期损失,并给出在数据齐备的前提下估算抵押贷款凭证风险中性价格的方案。   接着,在前面对模犁理解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在构造和应用信用风险模型的实践中,有可能会出现模型使用不当、基础数据错误、对模型结果解释不当等问题;指出信用风险模型作为对复杂现实世界的模拟和简化,其反映和预测真实世界的准确性会受到一定限制;并针对降低模型使用风险的目的,就如何处理信用风险模型在构造和应用中的一些问题提出建议。   最后,对本文的主要结论进行总结,并指出文中的不足之处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其他文献
技术进步是一国经济长期增长的源泉所在,而技术进步的偏向性往往又会影响产出中投入要素的相对边际生产力。自希克斯提出技术进步偏向之后,学者们开始着力关注技术进步的偏向性
截至到2010年1月,中国已经跻身于全球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家,排名仅次于日本。目前,中国有购买奢侈品能力的消费人群已经达到了总人数的13%,预计到2010年底,中国的奢侈品消费人
中国在转轨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特有的货币金融现象,最突出的一个就是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的广义货币经历了一个高速扩张时期。从1993年开始,我国的M2/GDP开始超过100%,
学位
IPO的定价机制一直都是我国证券市场乃至金融领域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我国的新股发行先后经历了固定价格法、固定市盈率法、累计投标定价、控制市盈率定价、初步询价和累计投
韩中两国建交以来双边经贸发展速度之快在全世界都是前所未有的,贸易额处于持续增长中。韩中同为亚洲重要的经济体,两国经贸合作的互补性明显超过竞争性,虽然两国之间还存在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