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殖民理论视角下伍绮诗《无声告白》中的身份研究

来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mbsax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声告白》是当代华裔作家伍绮诗耗时六年完成的第一部作品,小说一经出版便引起广泛关注。身份问题,一直是华裔文学创作的主要关注点之一。小说《无声告白》的故事发生在一个跨种族家庭中,在这个特殊的家庭内部,每个家庭成员都面临着不同的身份问题。
  小说以20世纪70年代一个跨族裔家庭中的女儿莉迪亚的死亡作为开端,随着故事的发展,这个家庭看似平和实则面临的许多问题也得到展现。在这个家庭中,所有家庭成员都有着各种身份问题,这些身份问题也是造成这个家庭悲剧发生的原因之一。本文从后殖民主义视角去探讨和分析家庭成员面临的身份问题的背后的深层原因以及他们试图解决身份问题的策略,最终每个家庭成员做出选择来找到自我身份的归属。
  论文主要分为六部分:首先是介绍,主要介绍作家和作品,以及作品的国内和国外研究;其次主要讨论后殖民理论中关键性的理论,对于后殖民理论中“他者”化理论以及后殖民理论代表人物霍米·巴巴的文化混杂理论和文化定位理论进行概述。从第二章到第四章是论文的主要章节。第二章从后殖民理论中“他者”化理论角度出发,以伍绮诗《无声告白》中人物为主要分析对象,探讨人物面临的不同的身份问题;第三章主要根据后殖民理论家霍米·巴巴的文化混杂理论,探讨伍绮诗《无声告白》中人物在面临自身的不同的身份问题时,为解决自身身份问题做出的试探与策略;第四章主要根据后殖民理论家霍米·巴巴的文化定位理论,探讨伍绮诗《无声告白》中的人物在经历一系列的试探后,最终是如何解决身份问题,并进行自我调适与反思,最终达到身份认同与平衡的状态;最后一部分是结语。
  《无声告白》这部作品中,生活在混族家庭中的家庭成员们面临的身份问题有着各种各样的原因,这些原因造成了这个家庭悲剧的发生。万幸的是,家庭成员在悲剧发生后并没有分崩离析,而是经过反思达到最终的和解。通过研读和分析这部作品,从多个方面和角度来分析这部作品中的家庭成员的身份问题,不论是族裔身份、性别身份、还是处于双重文化背景下的身份问题,都将得到阐释,从自我的身份迷失到自我身份选择到最终身份的归属的过程进行分析,希望这些视角能够为学者们了解伍绮诗以及华裔文学的发展提供新的角度。
  关于《无声告白》这部文本的相关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多年来我国学者大多从创伤理论、家庭伦理关系、悲剧分析、人物形象对比研究以及叙事策略等角度进行文本研究。若想进一步加深文本研究的深度,则需要从更多的角度进行文本分析。美国作为多元民族的国家本身具有民族混杂性,在少数族裔家庭环境背景下,华裔男性、女性以及作为混族家庭的下一代可让我们从多角度探讨与分析书中人物的身份问题。通过后殖民理论对于书中人物身份的分析,有助于我们能够从新的角度对于《无声告白》有着更深层次的理解,由小家庭映射到大社会,使其具有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该研究使用纸笔测验考察了北京中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特点。测量工具采用“创造性思维测验”,包括三个分测验:图形创造性思维测验(FGA)、数字创造性思维测验(PNE)和实用创造性思维测验(TPC)。各分测验都从发散性思维和聚合性思维两方面进行评价。被试为北京地区的两批学生,一批是1993年从小学三年级到高中三年级的普通中、小学生,每个年级随机抽取一个班,共387人(男生218人,女生169人);另一
学位
布赖恩·卡斯特罗(Brian Castro, 1950- )在当代澳大利亚华裔作家中较为出类拔萃,他的作品素以杂糅性、越界、世界主义和流散性等主题为特色。同时也是当代澳大利亚文学中动物书写的创新者,因此,卡斯特罗的作品从主题、内容和语言等方面均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动物研究视角。2005年出版的力作《园书》(The Garden Book)和2012年的传记性小说《诗人之死》(Street to Str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 提出英语课程的评价体系要注重体现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力求评价方式的多样化。作为教师课堂话语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的课堂评价用语是引发与维持师生有效互动的关键。它既能为学生提供有效的语言输入,又能促进学生有效的语言输出。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应突破传统教学评价的瓶颈,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因此,研究初中英语教师评价用语至
学位
作为一种机构话语,大学校长毕业典礼致辞具有规约性、仪式性、程式化等特点。它是计划好的正式语篇,由演讲者通过口头形式传递给听众。演讲者通过有声语言和肢体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达到启发、鼓励、说服听众的目的。元话语是一种用来组织话语、表达作者观点、涉及读者反应的语言手段。它不仅可以帮助听众了解文章的组织结构,还可以建立听众与演讲者之间的互动关系。然而,目前对毕业典礼致辞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文体学和语用学
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如今越来越受重视,并受到了学界广泛的关注与研究。然而,在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过程中存在多种多样的影响因素。本文主要采用课堂观察、访谈、调查问卷研究方法,对高中英语课堂不同认知层级的教师提问与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进行研究。  本文旨在探讨以下三个研究问题:1.课堂上,教师提问认知层级是如何分布的?2.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现状如何?3.不同认知层级教师提问和学生批判
学位
演讲是一种传播知识、表达观点、实现演讲者与听众互动的社会性活动。叙事是演讲的一个重要手段。已有研究表明,演讲中的叙事可以增强演讲的吸引力,提高趣味性,引起情感共鸣。立场标记语指用于表达个人态度和立场的语言形式,可以实现演讲者与观众的互动,这与演讲中叙事的作用高度一致。然而,当前对演讲中叙事部分界定与特征的相关研究较少,立场标记语的相关研究大部分聚焦在学术语篇中。因此,本文首先对演讲当中的叙事部分进
毛泽东诗词创作独具特色,兼具艺术性和政治性,被誉为中国现当代杰出诗人。上世纪 40 年代起,就有译者将其译介到国外,如聂华苓,威利斯·巴恩斯顿等。中国学者以弘扬中华文化为己任,不断再译毛泽东诗词,如许渊冲、李正栓等人的译本。针对毛泽东诗词的翻译,国内学者仅语言层面所做研究较多,因此还需要从新的角度来进一步研究这两个译本。  “译者行为批评”是由中国本土学者周领顺提出的原创理论体系,以译者为研究对象
学位
威廉·福克纳是一位勇于探索独特写作风格的现代美国作家。由于其无与伦比的艺术成就,他于194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的长篇小说《我弥留之际》被认为是他的杰作之一。该作品充分展示了他独特而精湛的叙事手法,真实地反映了美国南北战争后贫困农民的生活状况。  叙事学确立于20世纪60年代,最初由法国的托多罗夫于1969年提出。该理论受到俄国形式主义和结构主义的影响,成为一门发展迅速的独立学科。在1980 年
学位
珍妮特·温特森是一位独特而富有创造性的当代英国女作家。已有的大量研究主要从后现代叙事特征、女权主义、女同性恋身份和创伤理论等角度分析珍妮特·温特森及其作品。本文主要以塞尔日·杜布罗夫斯基的自我虚构理论为基础,探讨温特森作品中的自我虚构特征。具体而言,在《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和《我要快乐,不必正常》中含有明显的温特森自传性经历以及虚构成分,所以本论文以这两部作品为切入点,探讨温特森的自我虚构。  
学位
动物隐喻作为隐喻的一大分支,广泛存在于习语、文学作品和日常生活中,是隐喻的重要研究对象。本研究在动物中选取了蝙蝠,狗和蛇三种具有代表性的动物,以概念隐喻理论,概念整合理论,和大链条隐喻为理论基础,进行英汉动物隐喻的对比研究。  本研究首先通过概念隐喻理论,将三种动物隐喻映射的目标域分为外观域、性质域、人物或行为域和抽象域四个概念域。同时根据大链条隐喻将动物与人类、动物与植物、动物与其他事物的关系应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