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语中语音隐喻的模因论阐释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longj_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音隐喻是隐喻在语音层而的一种表现,它和隐喻一样,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在本质上更是一种认知方式。语音隐喻的构成主要是基于本体和喻体语音的相似或相同。对语音隐喻的研究最早停留在修辞学领域,在国内被命名为谐音,在国外,主要表现为双关。然而,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对谐音的研究扩深到了认知领域。语音隐喻这一术语最早由Fonagy在其论文"Why Iconicity"中提出。之后,语音隐喻的研究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其中以国内最为显著。然而这些研究多集中于语音隐喻的意义映射方面,而对语音隐喻的构成、表现、传播过程及形式的研究却相当少。因此本文主要集中于这些方面的研究,并以广告语中的语音隐喻为例,一方面是因为广告中有丰富的例子,另一方面是由广告在日常生活中日益重要的地位决定的。本文对语音隐喻的研究主要是以模因论为理论基础。它是一种从历时和共时的角度对事物普遍联系和文化进化规律进行阐释的新理论。其核心概念是模因,模因是一种文化传播单位,对语言和文化的传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复制为模因的基本传播手段。一个成功的模因需具备真实性、多产性和长久性三个特点,其传播过程需经历四个阶段:同化、记忆、表达和传输,并以模因基因型和模因表现型的方式进行传播。在模因论中,模因是一种模仿,语音隐喻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为隐喻在语音层面的模仿。模因论已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表明了它在语言现象方面强大的解释力。本文用模因理论作为研究的理论框架,对广告语中的语音隐喻的构成、表现方式、传播过程和传播方式进行研究。其语料主要来自于国内外广告语中的语音隐喻。通过分析发现:正如模因一样,语音隐喻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即:原模因和基于语音模仿而生成的语音隐喻;在广告语中主要表现为同音异形类、完全同音同型类和语音仿拟类;其传播过程经历四个阶段:同化、记忆、表达和传输,且以模因基因型和模因表现型的形式进行传播;并在最后一节,分析出了广告语中强势模因型语音隐喻的四个特点:简易性,新颖性,连贯性和实用性。基于上述研究,本文希望具有以下理论和实际意义:一方面,在理论上丰富语音隐喻的研究,加深人们对语音隐喻的理解,与此同时,也进一步丰富模因论。另一方面,通过对广告语中强势语音隐喻特点的探索,希望为有效的广告语创作提出些建设性启发。
其他文献
德米特里·德米特里耶维奇·肖斯塔科维奇(Dmitri Dmitrievich Shostakovich 1906-1975)是二十世纪苏联著名的作曲家、钢琴家、社会活动家,他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交响乐作曲家
在人类的生活交流中,“句尾省略”表达方式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语言行为。基于这种认识,中日两国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于“句尾省略”表达方式的研究。不过,大多数都是关于“句尾
在传统经济学模型中,人们的行为通常被假定为理性的。但是,经过大量的心理学实验研究发现,人们的心理往往会偏离理性假设,即有过度自信、羊群效应等相关的心理偏差。而正是由于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但是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中仍然存在着如城乡差距拉大、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三农”问题更加突出、就业压力增加、生
钛酸铋钠(Bi0.5Na0.5)TiO3是一类重要的ABO3型钙钛矿结构无铅压电材料,它又可以细分为六方结构和四方结构两种类型。钙钛矿结构功能材料作为一类很重要的基础材料,已经广泛用
我国目前处于城市化快速推进期,城市建设用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一方面,城镇人口不断增加,城市建设用地面积急速扩张,另一方面,农村建设用地特别是宅基地粗放利用,浪费严重,结果导致
顶部驱动钻井系统(Top Drive Drilling System,简称TDS)自1982年诞生以来,在海洋和陆地钻机上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常规的钻井装置相比,顶部驱动钻井装置更加安全可靠,特别适合于
对“生活世界”的话语的提出和关注,在西方哲学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可以说是转换了自笛卡尔以来的以数学化、客观化为特征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思维视角。胡塞尔是就生活世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页搜索引擎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用户可以用简单的关键词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而关系数据库是当前数据库的主流形式,它采用结构化查询语言进行内容检索,并要
对甘草进行优良品种选育是提高和稳定甘草药材产量和品质的重要途径。利用或创造变异,通过人工定向选择将有利的变异固定下来,可实现新品种的培育。其中,选择与评价是甘草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