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背景下疏勒河流域出山径流模拟与预测研究

来源 :兰州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lcharmer1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北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内陆河流域出山径流极易受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疏勒河流域作为河西走廊三大内陆河流域之一,深居西北内陆腹地,受气候变化影响,疏勒河流域出山径流发生了较大变化。深入分析疏勒河流域气象水文要素的变化规律,并对疏勒河山区未来时期径流的变化趋势进行预测,对于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疏勒河流域为研究区,利用趋势分析和突变分析等方法,探究了1981-2015年间疏勒河流域降水、气温、径流等要素的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选用分布式水文模型PRMS,针对疏勒河流域的特殊水文过程,在模型中嵌入冰川模块,对疏勒河出山径流的变化进行模拟,并基于第六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6)6个全球气候模式的输出数据,结合多元递归降尺度(Multivariate Bias Correction,MBC)方法,分析了四种气候变化情景下疏勒河流域气温和降水的未来变化趋势,实现了对疏勒河流域出山径流的预测。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敦煌、托勒、玉门三个气象站的降水在年尺度下表现出不显著增加的趋势,而气温三站均表现出显著增加的趋势,特别是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三站的变化特征具有相似性,呈现出明显的变化趋势;昌马堡水文站的径流呈现显著增加的趋势,流量的变化受降水和温度的影响较大,特别是在6-8月份,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规律。(2)结合突变分析的结论,将历史时期划分为模型率定期(1981-2000年)和验证期(2001-2015年),以PRMS模型为基础,选择NSE、RSR、PBIAS、R2、RE等指标,对模拟结果进行评价。其中率定期的值分别0.65、0.59、3.90、0.80、6.90,验证时期的值分别为0.71、0.54、-12.80、0.77、-12.80,根据Morris等划分的评价标准,表明模型的模拟效果较好,可以应用于疏勒河山区流量的模拟。(3)利用校正后的CMIP6的降水、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平均温度的气候模式数据进行趋势分析,在模拟时期(1981-2014年)对各气象要素进行月尺度分析,结果表明校正后的模式数据,能够较好地拟合疏勒河山区的气象变化,评估精度较高。气候变化情景在未来时期(2015-2100年)有趋于不同的变化趋势,2015-2040年,除SSP5-8.5情景下的最高温度变化最明显外,其它几个气象要素均在SSP1-2.6情景下增加最明显;2041-2070年,降水、平均温度在SSP2-4.5下增加最明显,而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在SSP1-2.6情景下,变化最明显;2071-2100年,四个气象要素均在SSP5-8.5情景下的变化趋势最明显。利用模式数据对未来气候进行预测,能够看出疏勒河流域在21世纪后半段,降水逐渐增加,温度也有了明显的抬升,气候逐渐转为暖湿,未来时期的温差将进一步缩小。(4)在不同气候情景下,未来径流的变化虽有区别,但就整体而言,随着时间推移,疏勒河出山径流呈现增加的趋势。2015-2040年,SSP1-2.6情景下的增加量最大,2041-2040年,SSP3-7.0情景下的流量增加最大,2041-2100年,SSP5-8.5情景下的流量增加最大。从月尺度分析来看,径流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规律,呈现“增加-减少”的趋势。
其他文献
管道运输作为五大运输方式之一,依靠其运输量大、占地面积小、连续性强、建设周期短、相对安全可靠、耗能低、效益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天然气、生活用水等工业领域和生活生产中,给人类生活提供了便利。近年来,管道问题日益凸显。采用管道机器人进行检测可提高检测效率。传统管道机器人在实际生产的工程化应用中依然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比如管径适应性较差、驱动效率低下、过弯产生运动干涉、越障能力不足、控制难度大、续
近年来,关于机器人吊运的研究变得越来越热门,已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如市政工程、道桥建设和船舶装卸货物等等。随着社会生产任务对吊运作业的载荷、精度、安全性以及稳定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单台机器人的作业范围、承重能力以及灵活度有限,很难完成高载荷以及比较复杂的吊运任务。同时,随着单体起重机在材料、结构以及控制等方面的快速发展使多机吊运越来越成熟,多机协调吊运也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实际工程中。对于多机吊运,大部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用户的剧增,网络上产生了大量的信息资源,尤其是内容复杂的图像数据,这其中包括了很多体现着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地图图片,因此,从海量互联网图片中高效识别出地图图片对加强地图市场监督管理至关重要,提升人工判别不符合地图管理有关规定的地图效率迫在眉睫。目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的遥感影像快速识别技术已引起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和水平不断提高,城乡一体化步伐加快。城市快速扩张的过程,给传统聚落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使传统聚落面临着劳动力流失、村落“空心化”和“老龄化”等问题。另外,伴随着传统聚落大拆大建、“腾笼换鸟”、“千村一面”等一系列破坏性开发的问题出现,传统聚落及其所承载的地域乡土文化正逐渐消失在我们的视野中。研究立足于川南地区传统聚落,挖掘川南传统聚落乡土文
板式换热器应用非常广泛,各行各业都离不开换热器的应用,在单边流的情况下,由于板式换热器的进口和出口位于上下同侧,靠近进出口连线方向流体流动时路程较短,阻力也较小,使得流速较快,远离进出口连线方向流体流动时路程较远,阻力较大,使得流速较慢,进而使得流体在进入换热区后流量分配不均匀,这会影响冷热流体换热。本文通过建立完整的板式换热器双人字形板片,然后再Solidworks软件中抽取其冷侧流体域进行数值
叶轮叶冠片作为叶轮类机械的核心减振装置之一,其通过相邻叶冠片之间的振动碰撞实现叶片系统能量耗散,含间隙非线性碰撞会导致系统出现复杂的谐波响应,其中次谐波响应会影响减振效果。本文旨在研究相邻叶冠片间的振动响应以及动力学行为特征。首先,建立一类叶冠片两质体刚性斜碰撞的动力学模型,同时建立该模型的运动常微分方程组,运用多参数协同求解的方法,分别选取碰撞截面和时间截面作为Poincaré映射截面,推导周期
人们很早就意识到振动可以强化传热,在流体中引入振动可以破坏边界层,从而强化传热。近年来出现了利用流体诱导振动减薄边界层的强化传热技术,这种技术同时结合了主动式强化传热和被动式强化传热的优点。本文对柔性板与圆柱组合时,通道内流动与传热问题进行了研究。流体流经圆柱时会产生涡街,受涡旋的影响,柔性板持续进行等幅振动,将脱落的尾迹涡扫向通道壁面,促进了壁面附近流体的混合,达到减小热边界层厚度,提高通道壁面
近年来,世界人口老龄化问题逐渐显现,老年病发病率也随之增长,其中脑卒中的发病率、致残率及死亡率居高不下。因脑卒中致残的患者主要表现为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在临床治疗中,常常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及时间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因而针对这一现实问题,各国学者展开了一系列研究以期利用上肢康复机器人代替传统人工康复训练。本文对上肢康复机器人的发展过程与现状进行了总结。对人体上肢结构以及运动特点进行分析。介绍了人
在干旱区,土壤水分是限制植被恢复生长的主要因子,是影响荒漠固沙植物生长发育及其生态效益正常发挥的关键因素之一。临泽县北部的荒漠-绿洲过渡带是该地区荒漠化与绿洲化斗争的敏感地带,地区性的大气降雨维持着过渡带上各种固沙植物的生长发育,固沙植物的数量由于缺少水分而数量稀少,但是固沙植物又能够在维护绿洲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上发挥重要作用。故本文选择临泽县北部的荒漠-绿洲过渡带斑块状植被区内的3种不同固沙植物根
在换热通道中安装涡产生器是一种高效的无源强化传热方法,涡产生器产生的纵向涡破坏边界层,使得冷热流体更好的混合,从而达到强化传热的目的。涡产生器的攻击角、高度、形状、位置以及曲率等参数都会影响纵向涡的大小。目前,关于曲面涡产生器的研究较少,对曲面三角翼型涡产生器的研究甚至更少,未曾报道过曲面三角翼型涡产生器等弧长的曲率对板翅式翅片传热影响的研究以及曲面三角翼型涡产生器位置对管翅式翅片传热影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