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研究蓝莓对酒精性肝损伤小鼠肝组织中HO-1、SOD、GSH、MDA表达的影响及酒精性肝损伤大鼠肝组织中TLR4、SOD、TNF-α、IL-8表达的影响,探究蓝莓对酒精性肝损伤是否存在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1.40只C57/6J小鼠随机均分为控制组、蓝莓组、蓝莓+锌原卟啉(Zn PPIX)组及模型组,NIAAA法建立酒精性脂肪肝动物模型,油红O染色检测模型建立情况以及各组小鼠肝组织病理学改变;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各组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甘油三脂(TG),胆固醇(TC)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各组小鼠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的含量;RT-PCR、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小鼠肝组织中血红素氧化酶-1(HO-1)基因及蛋白的表达情况。2.48只健康SD大鼠随机均分为4组:正常组、蓝莓组、异甘草酸镁组及模型组。除正常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外,其余各组均使用56%的乙醇溶液灌胃。蓝莓组与异甘草酸镁组在灌乙醇溶液1 h后分别灌服蓝莓原浆和异甘草酸镁溶液。4 wk后处死所有大鼠.HE染色观察大鼠肝组织形态变化,采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含量;Elisa法测定肝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介素-8(IL-8)的含量;RT-PCR、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肝组织中Toll样受体4(TLR4)的表达。结果:1.小鼠酒精性肝损伤实验中,蓝莓组小鼠肝组织脂肪沉积较模型组及蓝莓+Zn PPIX组明显减少;血清中ALT,AST,TG,TC含量降低(P<0.05);肝组织中SOD活性、GSH含量升高(P<0.05);MDA含量降低(P<0.05)。而蓝莓组小鼠肝组织中HO-1蛋白表达量高于蓝莓+Zn PPIX组及模型组。2.大鼠酒精性肝损伤实验中,正常组大鼠HE染色及油红O染色未见异常;模型组HE染色切片及油红O染色切片可见弥漫性空泡及红色脂滴,部分区域出现炎症细胞浸润;蓝莓组与异甘草酸镁组空泡、红色脂滴及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少见。同时,正常组、蓝莓组及异甘草酸镁组大鼠血清AST、ALT、TG、TC含量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同时,模型组肝组织SOD蛋白活性明显低于蓝莓组和异甘草酸镁组(P<0.01),TNF-α、IL-8含量及TLR4m RNA和蛋白质的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蓝莓对酒精性肝损伤存在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一方面可能与下调肝组织中TLR4、TNF-α,IL-8等炎症因子含量,抑制乙醇引起的肝脏免疫应激反应有关;另一方面可能与通过的上调肝脏中HO-1的表达,增强机体抗氧能力有着密切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