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璧山区耕地利用效率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ro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耕地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为人类提供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替代的生产要素。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及城镇化进程加快,大量耕地被转化成建设用地,导致人地矛盾日益突出。此外,我国农产品需求数量和层次也在不断提高和丰富,对耕地资源承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剧了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之间的矛盾。因此,在保护耕地资源数量的同时,研究耕地利用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针对性建议,有利于缓解人地矛盾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对耕地利用效率进行了研究:基于宏观统计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2005-2012年璧山区耕地利用效率进行实证分析,并运用Tobit模型分析了2005-2012璧山区耕地利用效率影响因素;基于2012年农户问卷调查资料,对农户微观主体的耕地利用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最后,提出璧山区耕地利用效率优化路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璧山区耕地利用效率的时空差异分析表明,璧山区2005-2012年间耕地利用效率总体上呈递减趋势。2012年璧山区耕地利用效率值最低,且区域间差异明显。农民人均收入、耕地复种指数、人均耕地面积及耕地有效灌溉面积对璧山区耕地利用效率具有不同方向和强度的影响。(2)璧山区农户耕地利用效率现状分析结果显示,农户耕地平均综合效率值为0.546,即实际产出是理想产出的54.6%;六个投入指标冗余量均超过50%,远远超过最佳投入;产出指标值未达到理想产出值的农户占样本总数22.22%。(3)选取劳动力平均年龄、劳动力平均文化水平、家庭人均收入、劳动力投入强度、农业收入比重、耕地破碎度、平坝田比重、复种指数、耕地利用率、农业补贴政策、农技指导情况、新技术采用和新品种采用13个指标进行农户耕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劳动力平均年龄、平坝田比重、复种指数、耕地利用率、人均收入、农业收入比例6个因素是其主要影响因素。(4)依据因地制宜原则,提出璧山区耕地利用效率优化路径:提高农民素质;实施科技兴农;积极推进耕地流转,促进耕地规模化经营;加大国家扶持力度;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耕地各项投入要素。
其他文献
20世纪80年代开始,城市化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方向,城市扩张速度十分迅速。在飞速扩张的过程中,乡村共同体社会并没有完全开放村庄边界,彻底转变为城市社区,融入城市生活,
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苯环以稠环形式相连的化合物,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环境中的致癌性有机污染物,它是较早被发现和研究的、也
目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disorder,ADHD)是儿童期最为常见的最复杂的心理与行为障碍之一,对儿童本身、家庭、学校、乃至社会都会产生不良影响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地区间的经济运行出现协同的现象。因此,从跨省的角度考察全国以及区域的宏观经济波动特征就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但传统的测度经济周期的方法受限
本文欲从南宋浙东学派学术精神、人格理想、史学研究诸方面探究此学派与辛弃疾、陈亮词学的关系,以此为基础,挖掘辛、陈词作的深层内涵。全文由三大主体部分组成:第一章以文学
面对全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和愈演愈烈的人地矛盾,实施土地整治活动无疑是实现土地资源永续利用、缓解人地矛盾、改善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近年来,随土地整治活
本文以媒介融合的趋势为背景,呈现了大学生的媒介使用情况并探究了相关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使用与满足理论和创新扩散理论所涉及的影响受众使用媒介的各种因素,在媒介融合的
目的:调查老年人心理健康基本状况,分析其与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于2004-07采取方便取样方式对182名60岁及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老年人心理健康问卷和社会支持问卷调查,包括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 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PD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目前认为其是由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所导致的。PD遗传致病机制的研究已取得了
本文阐述了用MMA溶液聚合法生产PMMA的工艺特点以及各种添加剂的作用,对于PMMA的生产具有指导意义。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process of using MMA solution polymeriz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