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视域中的宗教——中国唐朝三个宗教传播的类型比较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sb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同宗教如何在多元文化之间传播以及异质文化之间的互动问题历来为学界所关注。宗教作为一种传播现象,不仅仅止于静止的历史形态,一种定格的社会现象,它更代表了动态的发展、不断自我更新的人类精神的一种特殊文化。本文试图以比较研究为基础,以理论梳理为目的,主要采用历史学文献研究的方法,从传播学的视角,以唐朝的佛教、景教及道教在中国传播的成败为典例,从传播理念、传播时机、传播渠道及传播效果等不同层面,研究宗教在本土,进而在异质文化中的传播情况,并试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宗教在中国文化背景下传播的一般特征及规律。全文第一章从目前宗教传播理论研究中梳理出传播理念、传播时机、传播渠道和传播效果四个观察要点,建构本文主要框架。分析唐朝的佛教、景教及道教的传播过程。第二章通过较系统的考察比较三教在传播理念上的差异性,得出纯文化的传播动机更有利于宗教的良性传播和发展。第三章从社会文化环境的比较,提出动乱时期更有利于宗教扎根于贫苦大众,易于宗教草根性的培养和群众性的发展。宗教群众基础和统治者的支持,二者缺一不可。第四章则从传播模式的比较,对译经释经的量和质、精神价值的同盟问题以及文化载体阶层问题进行较为系统的考量,得出新观念的散播直接取决于传播者对传播模式的把握程度。对传播模式的较好把握有利于保持宗教活力。本文认为,对于外来宗教而言,其在异质文化环境中传播、成功地完成其本土化,是需要一定条件支持的。除了宗教自身具有无功利思想意识的传播,还要对传播时机进行选择,处理好传播主体与被传播客体之间的关系。外来宗教想要在本土文化中长期存在下去,在经典的译释,宗教文化在本族各个社会阶层中的贯通等问题上应当注意方法的运用。同样地,作为本土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本土宗教,在面对主流文化以及外来宗教的碰撞和刺激,应该积极的面对,适时地改造自身理论,丰富自身以取得更好的发展。
其他文献
通过理论综述、专家访谈和对顾客调研,首先构建了银行业顾客满意度测评模型,然后通过实际调研和回归分析、均值比较等统计方法,比较分析了各家银行顾客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满
在1994年的税制改革中,我国全面推行增值税。考虑到当时投资膨胀,物价上涨,经济过热,财政赤字等问题,我国实行的是生产型增值税。然而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中国的经济形势发
目的:探究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TEE)在诊断二尖瓣机械瓣术后并发症中的意义。方法:35例临床怀疑有二尖瓣机械瓣术后并发症的患者均经行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检查及
观音是佛教四大菩萨之一,观音信仰随着佛教传入西藏,备受藏族信众的崇信,认为观音菩萨是藏族人的缘神,六字真言是藏族人的缘法,并把观音菩萨尊称为“康日贡布”,意为雪域怙主
为推断水库大坝地下岩溶空洞的走向,利用EH4混场源电磁测深法和高密度电阻率法对贵州某库区坝体进行了综合探测,野外采用合理的观测方式进行数据采集,根据详细的踏勘记录和已
目的探讨转移因子、皮下氧等治疗毛囊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治疗组45例患者口服四环素片并同时上臂内侧注射转移因子2mL(3mg多肽、100μg核糖),肩胛下部皮下注射氧气每周2
诚是《中庸》的核心概念。在《中庸》中,诚是一个严密,丰富的层次概念体系。通过“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诚者,非自成己,所以,成物”;“自明诚,谓之性;自诚明,谓之教”
学位
针对协同过滤推荐中存在的数据稀疏性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项目特征属性和BP神经网络相结合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并通过Movielens数据集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此方法首先
异质风险在股票市场上的定价作用在近期的研究中重新得到了有力的支持,如Ruan,Sun,和Xu(2016)以及Herskovic,Kelly,Lustig,和Nieuwerbuggh(2016)。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异质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