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棘几丁质酶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ggqfigh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沙棘作为一种水土保持、防风固沙的优良树种,在我国三北和西南地区土地沙漠化防治中起到重要作用。但自古以来沙棘病虫害严重,传统化学药剂方法不能有效防治病虫害的情况下,通过基因工程培育抗病的转基因沙棘品种成为主要研究方向。几丁质是病原真菌细胞壁和昆虫外壳的主要组成成分。几丁质酶能破坏和降解几丁质,致使病原真菌和昆虫死亡。作为一种PR蛋白,几丁质酶还具有广泛的生理活性,在植物抗病性方面起重要作用。另据报道几丁质酶的转基因植物具真菌抗性,为通过转入几丁质酶基因培育抗病性沙棘品种提供理论基础。本文以沙棘为材料,从染病植株上分离病原真菌,并侵染健康植株,确定了沙棘干缩病病原真菌种类;首次在诱导后植物叶片上提取出沙棘几丁质酶蛋白,并验证其抑菌效果;运用RT-PCR和反向PCR技术,首次克隆出沙棘ClassIII和ClassI几丁质酶基因,并测序进行序列分析。沙棘ClassIII几丁质酶基因等电点为5.90,预测分子量为31.758KD;其氨基酸序列含有几丁质酶18家族的活性位点,序列为LDGIDFDIE,活性中心为E(Glu);蛋白成熟位点在25-26的A-G之间。沙棘ClassI几丁质酶基因等电点为8.45,预测分子量为32.293KD;其氨基酸序列含有一个几丁质结合蛋白,位置在20-61,序列为AEQCGGQAGGRVCRVCPGGACCSKFVRCGNTADYCGSG CQSQCSS。建立蛋白的二级和三级结构模型。
其他文献
随着北京市针对汽油质量的不断升级,生产具有低硫、高辛烷值的汽油产品迫在眉睫。中国石化北京燕山分公司(燕化公司)采用催化裂化汽油加氢异构脱硫降烯烃(RIDOS)技术,在改建的2
<正>1研究目的电子竞技运动作为我国第99个正式体育项目(经体育总局整理合并体育项目之后,电子竞技被重新定义为第78号运动)已经经历了12年的发展历程,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
会议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是与2型糖尿病密切相关的新靶点,PTP1B特异性抑制剂是近年来研发糖尿病治疗药物的热点。目前对小分子PTP1B抑制剂研究发现,一些活性较好的PTP1B小分
本文以华东理工大学生物质能研究中心自行设计的快速流化床制备的生物质快速裂解油(简称生物质油)为原料,考察了温度、生物质油进料质量空速、水/碳比和催化剂类型对生物质油
微孔聚合物由于其独特的性能而具有许多潜在的用途,应用超临界二氧化碳作为一种绿色发泡剂制备微孔聚合物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以一种典型的无定型聚合物(聚氨酯,PU)和一种
<正>1研究目的研究显示,评估举办地居民对大型体育赛事的看法很重要,因为举办地居民是举办体育赛事最重要的利益相关者,他们的支持对赛事能否举办起决定性的作用,并且随后也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