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是各种社会经济要素聚集的场所,是城市经济赖以生存的物质空间形式和条件。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学者将研究的目光投向了城市。珠三角地区作为我国最早进行市场化改革的地区,经过2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我国最具特色的产业集群。但是,近年来,珠三角地区面临着产业转移、推动本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难题。因此,需要了解是什么影响了产业在城市间的分布,什么样规模的城市会有什么样的产业集聚以及城市应怎样根据产业集聚的规律来进行产业布局的调整。
结合目前国内外对于城市规模与产业多样化、专业化问题研究中取得的成果与不足,本文以产业集聚理论,产业多样化、专业化理论,以及城市规模理论等为基础,对产业多样化、专业化以及城市规模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首先,本文分析了影响产业多样化、专业化以及城市规模的因素。研究发现,影响产业多样化、专业化的主要因素有要素禀赋、需求偏好、规模经济、外部性、运输成本等。影响城市规模的因素是向心力和离心力。其中,向心力包括地方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离心力则包括集聚带来的拥挤成本以及因运输成本很高或者很低时造成的经济活动的分散化。由于产业的专业化、多样化和城市规模都受集聚经济和不经济的影响,故规模经济、外部性、运输成本等对二者都有影响。
其次,从影响产业多样化、专业化和城市规模的因素入手,分析了产业专业化、多样化的形成机理及其与城市规模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得出结论:专业化于不同产业的城市的规模不同,而专业化于相似产业的城市拥有相似的规模。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多样化城市的规模要大于专业化城市的规模。
再次,在整理大量数据的基础上,计算了珠三角地区的产业多样化、专业化指数,对于城市规模与产业多样化、专业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经验分析。
最后,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对珠三角地区产业与城市协调发展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