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发酵降解饲料原料中真菌毒素的研究

来源 :天津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iany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饲料及饲料原料中的真菌毒素可通过食物链广泛的扩散,极大的危害畜禽和人类。结合微生物发酵饲料优势和乳酸菌以及芽孢菌对真菌毒素的去除作用,筛选出可降解毒素的菌种,可节约饲料饲喂前的脱毒处理的成本和操作,并且增加饲料的营养成分、提高畜禽消化率和恢复已损伤的动物等,具有极大的经济前景和发展潜力。本研究的目的是筛选出应用于饲料发酵中的可降解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AFB1)、呕吐毒素(Deoxynivalenol,DON)和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N)的菌株,主要工作和结果如下:(1)针对LB培养基,优化了用于检测其中DON含量的HPLC方法,优化后HPLC检测条件为:色谱柱型号Agilent ZORBAX SB-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体积比10:90),流速1.2 m L/min,柱温45℃,进样量20μL,检测波长220 nm。该方法检出限约为0.025~0.034μg/m L,定量限约为0.086~0.116μg/m L。(2)从12株产乳酸能力强的乳酸菌筛选出去除DON能力强的饲料发酵用乳酸菌为:鼠李糖杆菌NJ8、屎肠球菌RS1;从49株芽孢杆菌中筛选出可高效去除DON的菌株枯草芽孢杆菌BL-12和贝莱斯芽孢杆菌BL-14,16 h对DON降解率分别达78.98%和82.63%;对49株芽孢杆菌进行亚甲基蓝脱色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筛选,筛选出4株对三种真菌毒素AFB1、DON和ZEN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有较高降解率的芽孢菌菌株:枯草芽孢杆菌BL-10、蜡样芽孢杆菌BL-17、蜡样芽孢杆菌BL-24和枯草芽孢杆菌BL-31。其中,菌株BL-17在三种毒素同时存在时对AFB1和ZEN两种毒素的降解率32 h分别达74.38%和98.31%。(3)以菌株BL-17为出发菌株,对其进行紫外和ARTP诱变育种与筛选,筛选出1株诱变菌株BL-17-27,32 h时对培养基中三种毒素AFB1、DON和ZEN降解率分别为63.81%、64.55%和100%。(4)将芽孢菌BL-12、BL-14、BL-10、BL-24、BL-31和BL-17-27各自配合两株乳酸菌RS1和NJ8进行厌氧和耗氧饲料发酵,并尝试将芽孢菌两两组合耗氧发酵饲料,最终确定发酵菌株BL-17-27、BL-24和NJ8、RS1,耗氧发酵饲料3 d对饲料原料中AFB1和DON的降解率分别能达到81.75%和79.86%,对ZEN的降解率则为100%。(5)优化了两株发酵用芽孢菌的液体培养基配方,菌株BL-17-27优化最佳培养基为2%蔗糖、0.8%胰蛋白胨、0.5%玉米浆、1%Na Cl、0.2%K2HPO4;菌株BL-24优化增殖培养基为2%蔗糖、0.8%豆粕粉、0.5%玉米浆、1%Na Cl、0.3%K2HPO4。测定菌株的生长曲线,确定菌株接种发酵饲料的时间为20 h。
其他文献
电子内窥镜作为现代医疗仪器中的重要设备,随着产量的不断增加,实现内窥镜信号线自动化焊接已成为一个必然趋势。为精确高效采集内窥镜镜头模组的焊点坐标,设计了一种基于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图像处理的内窥镜焊点检测系统。整个系统以OV5640作为图像采集器件对目标板的图像数据进行采集,通过Verilog HDL硬件描述语言进行图像处理,
期刊
L-缬氨酸属于支链氨基酸,具有改善动物的免疫状态及加快肌肉组织修复的作用,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和饲料等行业。目前工业上主要通过微生物发酵法生产L-缬氨酸,随着L-缬氨酸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持续优化生产菌株的发酵性能、开发更为经济高效的发酵工艺以提高L-缬氨酸的生产效率也日益引起研究者的关注。本研究以一株大肠杆菌L-缬氨酸生产菌VHY18为出发菌,结合以往研究在构建L-缬氨酸生产菌株时的不足之处,通
学位
肌苷是一种多功能嘌呤核苷,参与机体内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供应,广泛应用在医药和食品领域。微生物发酵法因成本低廉,能耗较低,环境友好,是肌苷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理想方法。随着市场需求量的不断攀升,对肌苷生产菌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本研究以大肠杆菌标准株MG1655为出发菌株,采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方法对肌苷代谢网络进行了系统代谢工程改造,获得了一株稳定高效的肌苷工程菌株。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学位
学位
L-高丝氨酸是一种非必需氨基酸,是合成苏氨酸、甲硫氨酸、异亮氨酸的重要前体物。L-高丝氨酸虽然不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却是一种重要的功能性氨基酸。作为一种医药中间体,L-高丝氨酸及其衍生物在食品、医药、农业等领域拥有着广泛的市场应用前景。针对于目前关于L-高丝氨酸的合成研究中化学合成法成本高、生物合成法生产效率低的问题,本研究开展了L-高丝氨酸生产菌株的构建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弱化降解途
学位
L-苯丙氨酸是8种必需氨基酸之一,在医药、食品、化工等领域应用广泛,其需求量逐年上升,因此利用代谢工程手段与发酵工程手段挖掘菌株的生产潜力,得到高产、高效的苯丙氨酸生产菌及其配套的生产工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利用代谢工程手段对一株野生型E.coli W3110进行改造,并对改造后的菌株进行发酵工艺优化,主要研究内容如下:在大肠杆菌中系统优化了苯丙氨酸的合成途径,包括:解除DAHP合酶、预苯酸脱
学位
化石燃料燃烧造成的温室效应已经给人类生存环境带来威胁。将过量的CO2转化为高附加值的化学品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之一。碳酸酐酶(carbonic anhydrase,CA)可以将CO2转化成HCO3-并进一步转化为碳酸钙、甲酸、甲醇等产物,是当前开展CO2转化研究的前沿。然而,游离CA价格昂贵,稳定性和耐受性差,且不能重复使用,大大限制了其实际工业应用。将CA固定化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但
学位
含氟有机化合物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质使其在医药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通过三氟甲基试剂对苯乙烯及其衍生物的碳碳双键的自由基加成以及对芳香族氨基酸芳环的自由基取代是一种方便且条件温和的制备含三氟甲基化合物的手段,确定其反应机理以及反应条件对反应的影响对含氟化合物合成及相关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论文运用Gaussian 09量子化学计算软件,在B3LYP/6-31+G(d,p)水平上对该反应的机
学位
N-乙酰神经氨酸(Neu5Ac)是一种重要的功能性糖,由于其重要的生理功能,被广泛用于食品、医药和其他领域,需求不断上升。目前的生产方法存在一些问题难以解决,如天然产物提取法原料昂贵、化学法分离过程复杂、酶法合成成本高、全细胞催化法操作繁琐等,不利于Neu5Ac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利用代谢工程手段建立稳定、高效的N-乙酰神经氨酸发酵生产体系,是进一步拓展N-乙酰神经氨酸市场的需求。本研究以实验室前
学位
圣容漆泥子佛挂屏龛是清宫佛教美术作品中特殊的一种,其中的诸尊以擦擦制成,而位于中央的人物则是乾隆皇帝本人。此类文物的解读,对于研究乾隆时期的佛教与艺术意义重大。故宫博物院现存的圣容漆泥子佛挂屏龛有多种构图,其中悬挂于宁寿宫区颐和轩东暖阁的一件,规格最大,构成也最为复杂。通过研究分析可知,挂屏龛以乾隆皇帝、无量光佛与阿閦佛构成其中最为主要的三尊,形成东方、西方与中土的组合,周围环绕诸佛、菩萨、女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