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谢工程改造大肠杆菌高效生产N-乙酰神经氨酸

来源 :天津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gcheng83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N-乙酰神经氨酸(Neu5Ac)是一种重要的功能性糖,由于其重要的生理功能,被广泛用于食品、医药和其他领域,需求不断上升。目前的生产方法存在一些问题难以解决,如天然产物提取法原料昂贵、化学法分离过程复杂、酶法合成成本高、全细胞催化法操作繁琐等,不利于Neu5Ac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利用代谢工程手段建立稳定、高效的N-乙酰神经氨酸发酵生产体系,是进一步拓展N-乙酰神经氨酸市场的需求。本研究以实验室前期构建的一株N-乙酰神经氨酸生产菌Escherichia coli NEU-2为出发菌株,从多方面增强前体物磷酸式烯醇式丙酮酸(PEP)的供应,获得了一株N-乙酰神经氨酸高产菌株。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强化非PTS系统的葡萄糖摄取效率。在NEU-2的基础上过表达大肠杆菌自身的glk基因,获得菌株NEU-3。摇瓶发酵结果显示,NEU-3摄取葡萄糖的速率和原始PTS系统菌株NEU-0相差无几,且Neu5Ac产量比NEU-2提高了127.88%,达到11.28 g/L。(2)增强中心碳代谢过程中的PEP合成。在NEU-3中单独或组合过表达pps、pck基因,摇瓶发酵结果显示,同时过表达pps、pck基因对提升单位菌体Neu5Ac产量有正向作用。(3)利用弱启动子微调丙酮酸激酶的表达。将菌株NEU-3的丙酮酸激酶编码基因pyk F的天然启动子分别替换成弱启动子BBa_J23103、BBa_J23109和BBa_J23116,得到NEU-8、NEU-9、NEU-10。此外,分别敲除菌株NEU-3的pyk F、pyk A基因用作对照。最终,敲除pyk A的菌株NEU-12以其生产和生长的优势,作为其中微调丙酮酸激酶效果最好的菌株。摇瓶发酵结果显示,NEU-12的Neu5Ac产量增长了18.46%,细胞生长未受到明显损害。(4)为减少发酵过程中的乙酸积累,本研究从敲除乙酸合成相关基因pox B、ack A和过表达乙酸利用基因acs两种角度出发,以NEU-12为出发菌构建了一系列工程菌。摇瓶发酵结果显示,敲除pox B基因和ack A基因的菌株在发酵过程中乙酸的积累量显著低于对照菌。(5)重组菌株NEU-12经摇瓶验证有较好的发酵性能,使用5 L发酵罐对其分批补料发酵培养。发酵结果显示,菌株NEU-12在5 L发酵罐中发酵40 h,Neu5Ac产量可达27.41 g/L,产量与生产强度超过目前报道的大肠杆菌中最高值。本研究针对大肠杆菌Neu5Ac合成过程中,前体物PEP供应不足限制目标产物合成效率提升的瓶颈问题,使用代谢工程策略对Neu5Ac生产菌进行合理的改造,最终获得了一株能够高效率合成Neu5Ac的大肠杆菌工程菌,产量和生产强度达到目前报道的大肠杆菌中的最高值。
其他文献
微生物基因组精简是构建底盘细胞的重要手段,能够有效的去除细胞内冗余调控和代谢网络,降低基因组复杂度,减少非必需代谢途径的干扰,提高菌株对底物和能量的利用效率。本研究以敲除六种胞外蛋白酶基因的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TCCC19030为研究对象,利用生物信息学挖掘非必需基因,通过不断地对基因组进行删减,构建了一系列基因组精简菌株,分析了不同程度的基因组精简对菌株生长的影
学位
蔗糖异构酶(Surcose Isomerase,SIase)能将蔗糖分子内的α-1,2-糖苷键转换成α-1,6-糖苷键或α-1,1-糖苷键,从而得到异麦芽酮糖或海藻酮糖,根据其主产物不同也被称作异麦芽酮糖合酶或海藻酮糖合酶。异麦芽酮糖是一种具有天然甜味的新型甜味剂,相对于蔗糖,异麦芽酮糖具有热量低、稳定性高、易吸收和对人体健康无不良影响等特点。生物酶法制备异麦芽酮糖转化率较高,符合绿色环保的要求,
学位
电子内窥镜作为现代医疗仪器中的重要设备,随着产量的不断增加,实现内窥镜信号线自动化焊接已成为一个必然趋势。为精确高效采集内窥镜镜头模组的焊点坐标,设计了一种基于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图像处理的内窥镜焊点检测系统。整个系统以OV5640作为图像采集器件对目标板的图像数据进行采集,通过Verilog HDL硬件描述语言进行图像处理,
期刊
L-缬氨酸属于支链氨基酸,具有改善动物的免疫状态及加快肌肉组织修复的作用,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和饲料等行业。目前工业上主要通过微生物发酵法生产L-缬氨酸,随着L-缬氨酸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持续优化生产菌株的发酵性能、开发更为经济高效的发酵工艺以提高L-缬氨酸的生产效率也日益引起研究者的关注。本研究以一株大肠杆菌L-缬氨酸生产菌VHY18为出发菌,结合以往研究在构建L-缬氨酸生产菌株时的不足之处,通
学位
肌苷是一种多功能嘌呤核苷,参与机体内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供应,广泛应用在医药和食品领域。微生物发酵法因成本低廉,能耗较低,环境友好,是肌苷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理想方法。随着市场需求量的不断攀升,对肌苷生产菌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本研究以大肠杆菌标准株MG1655为出发菌株,采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方法对肌苷代谢网络进行了系统代谢工程改造,获得了一株稳定高效的肌苷工程菌株。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学位
学位
L-高丝氨酸是一种非必需氨基酸,是合成苏氨酸、甲硫氨酸、异亮氨酸的重要前体物。L-高丝氨酸虽然不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却是一种重要的功能性氨基酸。作为一种医药中间体,L-高丝氨酸及其衍生物在食品、医药、农业等领域拥有着广泛的市场应用前景。针对于目前关于L-高丝氨酸的合成研究中化学合成法成本高、生物合成法生产效率低的问题,本研究开展了L-高丝氨酸生产菌株的构建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弱化降解途
学位
L-苯丙氨酸是8种必需氨基酸之一,在医药、食品、化工等领域应用广泛,其需求量逐年上升,因此利用代谢工程手段与发酵工程手段挖掘菌株的生产潜力,得到高产、高效的苯丙氨酸生产菌及其配套的生产工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利用代谢工程手段对一株野生型E.coli W3110进行改造,并对改造后的菌株进行发酵工艺优化,主要研究内容如下:在大肠杆菌中系统优化了苯丙氨酸的合成途径,包括:解除DAHP合酶、预苯酸脱
学位
化石燃料燃烧造成的温室效应已经给人类生存环境带来威胁。将过量的CO2转化为高附加值的化学品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之一。碳酸酐酶(carbonic anhydrase,CA)可以将CO2转化成HCO3-并进一步转化为碳酸钙、甲酸、甲醇等产物,是当前开展CO2转化研究的前沿。然而,游离CA价格昂贵,稳定性和耐受性差,且不能重复使用,大大限制了其实际工业应用。将CA固定化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但
学位
含氟有机化合物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质使其在医药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通过三氟甲基试剂对苯乙烯及其衍生物的碳碳双键的自由基加成以及对芳香族氨基酸芳环的自由基取代是一种方便且条件温和的制备含三氟甲基化合物的手段,确定其反应机理以及反应条件对反应的影响对含氟化合物合成及相关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论文运用Gaussian 09量子化学计算软件,在B3LYP/6-31+G(d,p)水平上对该反应的机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