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科女大学生就业难的调查及对策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zhuq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女大学生是人才资源中最宝贵的组成部分,她们通过就业进入各行各业,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这不仅有利于女大学生自身的进一步发展,提升其社会地位,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大学生就业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形成了以市场为主导的“双向选择、自由择业”的就业机制;高等教育大众化,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而社会总体需求并未明显增长,使得大学生的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就业形势日渐严峻;“大学生就业难”成为受到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而因性别等原因处于弱势地位的女大学生便是如此,理工科女大学生更是如此。众所周知,造成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到底是哪些因素制约了理工科女大学生的就业,本文运用文献研究、问卷和调查访谈等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理工科高校展开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处理,着重从社会因素、学校因素、自身因素等三个方面分析了造成理工科高校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社会因素主要在于就业形势的整体严峻,就业市场竞争激励;加之女性劳动力相较于男性劳动力的天然差距导致用人单位的性别歧视;社会法规的不完善,部分法规没有得到贯彻执行。高等教育因素在于:高校的专业设置不合理,未能经过详细调查盲目设立新专业,对已设立专业未能及时开展评估,进行调整,人为加剧了理工科女大学生就业困难;理工科高校特有的男生校园文化不利于女性人才的培养;以及部分高校的就业服务指导工作开展不到位也影响了女大学生的就业。学生自身因素:由于传统文化的偏见,重男轻女思想造成女大学生求稳求安逸的心理,持有不正确的择业观;加之女大学生自身生理、心理弱势,就业信心不足、存在依赖思想;本身能力的缺陷也限制了女大学生的就业。创业因素:创业是最好的就业,但当前高校的创业教育普遍滞后,学生有想法没实践,学校没有提供平台等。本文还分别从社会、学校、女大学生自身、创业四个方面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认为政府要在解决理工科女大学生的就业困难问题上起主导作用,主要是完善立法,确保落实,用法律消除性别歧视,营造公平的就业环境;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高校要主抓改革,推进个性化人才培养,将就业指导贯穿到学生大学生涯的始终,积极引进企业文化实现校企对接,积极开展帮扶就业困难女大学生就业工作;学生自身要端正就业态度,科学合理选择,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笔者期望通过上述举措能为解决理工科女大学生就业困难这一社会难题作出有益的探索。
其他文献
目的:基层医院一般是指一级医院及以下等级的医疗机构,这些医院大多有着规模小、分布广、服务对象复杂等特点。很多基层医院存在着设备落后、管理不当、医疗资源缺乏等不足。对
精准负荷控制是特高压交直流电网系统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负荷资源的分类、分级、分区域管理,实现由调度直接发令对分类用户可中断负荷的实时精准控制,能避免大量对变
在我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中,农村女性劳动力的非农转移特点及由成年劳动力的转移所引发的留守子女问题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研究认为,作为“主内”的农村女性劳动力
当今世界各国在纷纷增强本国政治、经济、军事等硬实力的同时,也非常注重对本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对今日中国而言,构建中国文化身份,提升自身国际影响力,是一个必须正视和重
影响大学生身体健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他们的社会支持和体育锻炼。为了探讨大学生社会支持与体育锻炼之间以及与身体健康之间的关系,寻找改善社会支持现状促进大学生
请求言语行为和请求策略一直是语用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关于请求的研究就已经初见端倪,到了八十年代关于请求的一系列研究开始大幅度出现,但这些研究主要集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居民的消费水平得到较大的提高。但与此同时,我国居民消费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如居民消费的总体水平不高、居民间消费水平差距不断扩大
翻译作为跨文化、跨语言交流的纽带,是文化传播的必经之路。伴随着翻译研究的深入和发展,翻译被置于更广阔的研究领域之中,研究重点从只研究源语文本及其语境等因素,扩展到研究译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增长,在人类对土地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人地矛盾和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等日益突出,如何合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是实现区域可持续
模因论是基于新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来解释文化进化的规律,是近年来语用学中新兴起的一门理论。本文探讨了模因的同化、记忆、表达和传播的四个阶段,结合汉语词汇方面类词缀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