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原子催化剂局域环境调控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来源 :北京化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cysun6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展高效催化剂是针对化石能源消耗与生态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的有效举措。研究发现,从纳米尺度到亚纳米尺度到单原子尺度,不断降低催化剂的粒径尺寸对于目标反应会展现出不同的催化行为,有可能实现催化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的不断升高。单原子催化剂是一类特殊的负载型催化剂,其不仅能够最大化金属原子的利用效率以尽可能地暴露出催化位点,而且独特的配位环境使其展现出独特的电子结构性质和金属载体之间的强相互作用。这些特异性促进单原子催化剂性能的提升,进而在诸多催化领域备受关注。新型单原子催化剂可视为连接均相催化和多相催化的纽带,精细调控其金属中心的局域环境是提升其催化活性的有效途径。设计具有精细几何结构的新型单原子催化剂,深化对其构效关系的科学认识目前仍是艰巨的挑战。本论文围绕金属单原子催化剂局域环境的精确调控方法以及其催化机理展开研究,详细研究工作归纳如下:发展了一种热置换策略精细调控单原子Co中心的局域配位环境,达成二氧化碳(CO2)高效电还原转化。在热解制备单原子催化剂的过程中引入含硫配体,利用S原子对于过渡金属的强亲和能力以及Co–N4结构的高温不稳定性,实现配位原子的精准替换并通过控制热解温度,实现对Co单原子位点配位结构的连续调控,成功合成一系列Co–SxN4–x(x=0,1,2,3)单原子催化剂。X射线吸收谱证实Co单原子位点的化学环境与几何结构得到连续调控。CO2电还原实验结果表明催化活性呈现火山型趋势,且Co–S1N3处于火山型顶点处。在410 m V的超电势下,其CO法拉第效率可达98%,TOF值高达4886 h-1,展现出最高的CO2电还原制CO的催化选择性和活性,并优于目前报道的绝大多数原子级催化剂。进一步通过密度泛函理论(DFT)模拟揭示Co–SxN4–x(x=0,1,2,3)单原子催化剂局域结构的精细调控致使其对于CO2还原中间体的吸附能力,进而表现不同的催化活性。构筑了新型的氮桥接Co–N–Ni双原子位点催化剂应用于高效CO2电还原。像差校正电镜结合X射线近边吸收结构谱证实了Co–N–Ni双原子位点局域环境中独特的氮桥结构。氮桥的存在不仅能够调节Co与Ni金属中心的电子结构,而且还可保留局部独立的Co/Ni–Nx配位结构以达到协调效应。CO2电还原实验结果表明,对比Co–N4和Ni–N4单原子位点催化剂,拥有氮桥的Co–N–Ni双原子位点催化剂的CO2电还原催化活性得到显著提升。Co–N–Ni在370 m V的超电势下,产物CO选择性达到96.4%,TOF值高达2049 h-1。Co–N–Ni双原子位点催化剂的高催化活性来源于其独特的氮桥结构,通过原位同步辐射和电化学红外技术以及DFT计算模拟深层次阐明CO2在先进的氮桥接双原子位点上加速生成COOH*物种的催化行为。针对环境污染物1,2-二氯乙烷催化降解催化剂活性、选择性差的难点,合成出高效能的Ru单原子催化剂。该催化剂中,Ru金属物种在介孔氧化铝上形成稳固的单原子Ru1–O5配位结构,该结构导致Ru单位点带有部分的正电荷,明显区别于负载Ru纳米颗粒的电子结构。程序升温化学吸脱附技术证明Ru单原子催化剂具有更合适的氧化还原性质和更多的酸量,其在1,2-二氯乙烷催化降解过程中表现出高效催化降解动力学和反应选择性,实现1,2-二氯乙烷几乎完全降解为CO2和HCl。进一步通过DFT计算说明Ru单原子位点和Ru纳米颗粒在脱氯步骤的选择性差异。该工作展现出单原子催化剂在工业环境催化领域的潜在应用价值。综合以上研究结果,本论文针对单原子催化剂金属中心配位环境进行了精细调控,合成得到系列配位环境可控的单原子、双原子催化材料,在环境污染物相关的电催化、热催化中展现出优异的性能,并探究了其构效关系。这些结果表明具有精细可控化学环境的单原子催化剂在诸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有望贡献一份力量使山更青水更绿。
其他文献
贵州省镇宁县乐纪重晶石矿重晶石矿含矿地层为上泥盆系榴江组(D3l),主要赋存于榴江组中下部硅质岩中,属沉积型重晶石矿床。区内重晶石矿自下而上发育Ⅰ、Ⅱ、Ⅲ矿层,主要产出于顶红背斜两翼,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产出,产状与地层产状基本一致。整体来说,本区域重晶石矿床具有连续性好,厚度大,品位高等特征,有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本文着重从重晶石成矿控制因素、矿床形成机理等方面入手分析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
期刊
随着人口的激增、经济的发展以及环境的恶化,淡水资源短缺问题也逐渐严重。因此,对于人类发展来说,可持续的淡水资源供应就显得尤为重要。由于地球海水储量巨大,对海水/苦咸水脱盐被认为是解决淡水资源短缺的有效方法。电容去离子技术(Capacitive Deionization,CDI)作为一种新型脱盐技术,因其低能耗、易操作、无二次污染等优势而受到广泛关注。CDI电极材料作为CDI技术的核心,影响着CDI
学位
在跨时空-多相流的典型化工复杂系统中,工业实践通常表现为“宏观可解决而微观认识不清”,纳微尺度的传递/反应规律往往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计算科学与仪器科学创新成果的推动下,化学工程已迎来从宏观的反应器-单元(液滴/气泡/颗粒)水平向微观的分子-原子水平深入发展的历史机遇。随着研究尺寸的不断减小,表界面作用的贡献占比越来越高,因此在纳微尺度的传递/反应规律的研究中界面相关的问题显得尤为关键。有鉴于此
学位
能源短缺以及大量使用化石能源带来的巨量碳排放是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道路上面临的两项关键问题。燃料电池和二氧化碳电转化等是应对这些问题的可行手段,前者是从能源消耗处有效缓解化石能源危机,后者是从环境排放处实现全球碳平衡。而氧气还原反应(ORR)与电化学二氧化碳还原反应(CO2RR)是这两种转化技术分别涉及的核心半反应。目前ORR仍旧依赖于Pt基材料,但是由于贵金属Pt的稀有性和贵重性严重阻碍了燃料电池
学位
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是实现化工生产的基本保证,为平衡化工产业以及化石燃料的燃烧所带来的严重污染问题,提出环境污染控制化学与工业学科方向。清洁能源的研发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是平衡化工生产以及生活需求与环境污染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对清洁能源转换装置中电催化剂的研发是化学工程与技术中环境污染控制化学与工业方向的分支。清洁能源转换装置的开发源于太阳能、水能和风能等受不可控的自然因素限制,这对此类清洁
学位
二氧化硫(SO2)是公认的大气污染物之一,会引发人类呼吸系统等疾病,也是造成酸雨,雾霾等重大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控制SO2的排放,各种脱硫工艺技术已经被广泛研究和应用,然而,目前广泛采用的脱硫工艺存在废弃物处理或吸收剂挥发等问题,在实现SO2脱除的同时容易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且绝大多数工业化应用的脱硫技术无法实现硫资源的回收利用。随着环境标准的逐渐提高,SO2的限排指标也日益严格,发展绿色高
学位
【目的】松材线虫在我国主要以松墨天牛和云杉花墨天牛为传播媒介,感染林木后常导致森林毁灭性破坏。预测松材线虫病入侵风险不仅对森林保护与质量提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还关乎我国生态安全与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方法】本文基于川西理县24个云杉花墨天牛和55个枯死松树(云杉花墨天牛羽化前载体)地理分布点以及20个生物与非生物因子数据,利用GIS分析工具和最大熵模型(MaxEnt)对该县云杉花墨天牛适生区和枯死松
期刊
氮氧化物(NOx)的控制是当前的研究热点。氢气选择性催化还原(H2-SCR)具有低温活性好、产物清洁无污染等诸多优势,应用价值巨大,发展前景广阔。Pt基和Pd基催化剂在H2-SCR反应中均有良好的活性。论文首先对Pt基催化剂进行研究,在Pt/TiO2上掺杂贵金属Ir,制备了Pt-Ir/TiO2双金属催化剂,研究了Ir对Pt/TiO2的促进机制。为了与Pt基催化剂进行比较,继而研究了Pd基催化剂在H
学位
随着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传统化石资源的日益短缺以及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和温室效应,发展可再生绿色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地热能等势在必行。而可再生能源面临着间歇性和不稳定性的缺点,其有效利用离不开高效储能装置系统的发展。在诸多储能体系中,锂离子电池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储能装置。但锂储量有限且价格高昂,我国锂资源较为匮乏,限制了其在大规模储能方面的进一步应用。同时,随着人们对高倍率电池需求的倍增,
学位
近年来,伴随着化石燃料的逐渐枯竭和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日益尖锐,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目光投注在新能源的发展上。氢能因具有原料广泛,热值大、产物清洁等多种优点而备受青睐。高效、低成本的制氢方法是实现氢能的大规模利用关键。电解水制氢有着环保安全的特点,是利用可再生能源制氢的重要途径。但是,传统的电解水制氢存在阳极电位较高、副产物氧气市场价值较低等问题,造成制氢过程的高成本,限制了其大规模应用。将电解水制氢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