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学耦合制氢用高选择性乙醇电氧化催化剂研究

来源 :北京化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ngfu12345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伴随着化石燃料的逐渐枯竭和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日益尖锐,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目光投注在新能源的发展上。氢能因具有原料广泛,热值大、产物清洁等多种优点而备受青睐。高效、低成本的制氢方法是实现氢能的大规模利用关键。电解水制氢有着环保安全的特点,是利用可再生能源制氢的重要途径。但是,传统的电解水制氢存在阳极电位较高、副产物氧气市场价值较低等问题,造成制氢过程的高成本,限制了其大规模应用。将电解水制氢的阳极氧气析出反应替换为生物质的选择性氧化反应,有望解决这些难题,实现在低电位下制氢并耦合制备高附加值产物。在阳极底物中,乙醇作为一种最为常见的生物质,具有来源广泛,生产工艺规模化的优点。同时,乙醇电化学选择性氧化反应所需的反应电位低,其氧化产物乙酸的市场广阔,可以支持工业化大规模制氢。但是,目前选择性乙醇电氧化催化剂仍不能满足要求,存在活性、选择性、稳定性不佳等问题,限制了这一应用的发展和推广。本文针对电化学耦合制氢用高选择性乙醇电氧化催化剂展开研究,通过材料的设计、合成、电化学测试、,研究了乙醇电化学选择性氧化反应的历程、催化剂设计等方面的关键因素。通过优化纳米材料的形貌,组分等,制备了一系列具有高活性、高选择性、高稳定性的乙醇电化学氧化反应催化剂;利用电化学原位表征等手段,探究了催化材料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联关系;并构建电化学耦合制氢模型器件,实现了低电压电解产氢的同时耦合生产乙酸。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合金非晶化提升了Pd基催化剂的活性。采用溶剂还原法,合成了掺杂P的非晶Pd P0.1纳米颗粒(a-Pd P0.1),具有比结晶Pd纳米颗粒更高的乙醇阳极电氧化反应的催化活性。在0.75 V(vs.RHE,下同)时,a-Pd P0.1的质量活度和面积活性分别达到4851 m A·mg-1metal和8.57m A·cm-2,分别是Pd纳米颗粒的4.06倍和2.6倍。合成的a-Pd P0.1不具有长程有序结构,表面存在较多的低配位活性位点,同时P的掺杂使Pd中心缺电子,共同增强催化剂对反应物的吸附能力,提升了乙醇氧化催化活性。(2)合成Au基合金催化剂提升选择性乙醇电氧化催化活性与稳定性。采用液相合成法,通过优化Au基材料,合成了Au Cu1.29合金催化剂,提升了整体活性和选择性。该催化剂可以在碱性电解液中高选择性(>97%)氧化乙醇为乙酸(盐),并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底物的同位素取代实验和电化学原位红外测试结果表明,Au基催化剂的合金化加速了表面的水活化步骤,促进了中间体物质Au-(OH)ad的形成,提高了整体的催化活性。采用Au Cu1.29作为阳极催化剂构建液流电解池,在低于1.2 V的电压下,稳定工作240 min以上,实现了阴阳两极氢气和乙酸(盐)的高选择性(>95%)合成,使得乙醇电化学氧化耦合制氢工艺得到了初步实践。(3)合成了富含缺陷的一维镍基选择性乙醇电氧化催化材料,降低催化剂成本。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具有丰富缺陷结构的非贵金属基Ni3S2纳米线(Ni3S2 NWs),该催化剂在乙醇的电氧化反应中表现出良好的性能。Ni3S2 NWs由小纳米颗粒通过定向附着机制形成的,存在大量缺陷。Ni3S2NWs催化乙醇电氧化反应具有较低的起始电位(1.31 V)和较高的活性(1.5 V下质量活性为8716 m A·mg-1metal),且乙酸(盐)产物的选择性高达99%。实验表明,S元素和表面丰富的缺陷结构共同作用,使得表面的Ni(II)更容易在催化过程中被氧化成具有高催化活性的Ni OOH中间体物种,从而提升了Ni3S2 NWs的催化活性。(4)进一步探究了引入的阴离子对于镍基材料选择性乙醇电氧化催化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镍基材料均具有>95%的乙酸选择性,但活性随阴离子的种类、数量不同而不同。对于不同阴离子的镍的氧族化合物,活性按Ni O、Ni S、Ni Se的顺序逐渐提升,表明尺寸大的阴离子有利于提升乙醇电氧化反应催化活性。进一步研究了不同Ni/Se比例的镍硒化合物,发现其活性Ni3Se2、Ni Se、Ni Se2的顺序逐渐提升,表明阴离子占比越大越有利于活性增加。在1.5 V时,Ni Se2的活性为70.2 m A·cm-2,表现出最佳的乙醇电氧化反应催化性能。分析表明,镍的氧族化合物中阴离子调节了Ni基催化剂的Ni-Ni层间距,大的层间距使其更易发生向活性相NiOOH的转变,从而提升了其选择性乙醇电氧化的催化活性。
其他文献
龋齿是最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是牙齿疼痛和脱落的主要原因。如果没有接受适当的治疗,龋齿会进一步发展,直至整个牙齿结构被破坏。在龋齿的治疗中,高品质有机无机复合树脂修复材料是关键。复合树脂由有机树脂单体和无机填料组成,其中,无机填料的种类、粒径、结构、分散性等对复合树脂的性能有重要影响。本论文的目的是设计和构筑高性能齿科修复用纳微结构填料。首先,针对齿科修复用无机填料结构和功能要求,提出采用超重力法制
学位
贵州省镇宁县乐纪重晶石矿重晶石矿含矿地层为上泥盆系榴江组(D3l),主要赋存于榴江组中下部硅质岩中,属沉积型重晶石矿床。区内重晶石矿自下而上发育Ⅰ、Ⅱ、Ⅲ矿层,主要产出于顶红背斜两翼,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产出,产状与地层产状基本一致。整体来说,本区域重晶石矿床具有连续性好,厚度大,品位高等特征,有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本文着重从重晶石成矿控制因素、矿床形成机理等方面入手分析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
期刊
随着人口的激增、经济的发展以及环境的恶化,淡水资源短缺问题也逐渐严重。因此,对于人类发展来说,可持续的淡水资源供应就显得尤为重要。由于地球海水储量巨大,对海水/苦咸水脱盐被认为是解决淡水资源短缺的有效方法。电容去离子技术(Capacitive Deionization,CDI)作为一种新型脱盐技术,因其低能耗、易操作、无二次污染等优势而受到广泛关注。CDI电极材料作为CDI技术的核心,影响着CDI
学位
在跨时空-多相流的典型化工复杂系统中,工业实践通常表现为“宏观可解决而微观认识不清”,纳微尺度的传递/反应规律往往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计算科学与仪器科学创新成果的推动下,化学工程已迎来从宏观的反应器-单元(液滴/气泡/颗粒)水平向微观的分子-原子水平深入发展的历史机遇。随着研究尺寸的不断减小,表界面作用的贡献占比越来越高,因此在纳微尺度的传递/反应规律的研究中界面相关的问题显得尤为关键。有鉴于此
学位
能源短缺以及大量使用化石能源带来的巨量碳排放是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道路上面临的两项关键问题。燃料电池和二氧化碳电转化等是应对这些问题的可行手段,前者是从能源消耗处有效缓解化石能源危机,后者是从环境排放处实现全球碳平衡。而氧气还原反应(ORR)与电化学二氧化碳还原反应(CO2RR)是这两种转化技术分别涉及的核心半反应。目前ORR仍旧依赖于Pt基材料,但是由于贵金属Pt的稀有性和贵重性严重阻碍了燃料电池
学位
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是实现化工生产的基本保证,为平衡化工产业以及化石燃料的燃烧所带来的严重污染问题,提出环境污染控制化学与工业学科方向。清洁能源的研发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是平衡化工生产以及生活需求与环境污染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对清洁能源转换装置中电催化剂的研发是化学工程与技术中环境污染控制化学与工业方向的分支。清洁能源转换装置的开发源于太阳能、水能和风能等受不可控的自然因素限制,这对此类清洁
学位
二氧化硫(SO2)是公认的大气污染物之一,会引发人类呼吸系统等疾病,也是造成酸雨,雾霾等重大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控制SO2的排放,各种脱硫工艺技术已经被广泛研究和应用,然而,目前广泛采用的脱硫工艺存在废弃物处理或吸收剂挥发等问题,在实现SO2脱除的同时容易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且绝大多数工业化应用的脱硫技术无法实现硫资源的回收利用。随着环境标准的逐渐提高,SO2的限排指标也日益严格,发展绿色高
学位
【目的】松材线虫在我国主要以松墨天牛和云杉花墨天牛为传播媒介,感染林木后常导致森林毁灭性破坏。预测松材线虫病入侵风险不仅对森林保护与质量提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还关乎我国生态安全与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方法】本文基于川西理县24个云杉花墨天牛和55个枯死松树(云杉花墨天牛羽化前载体)地理分布点以及20个生物与非生物因子数据,利用GIS分析工具和最大熵模型(MaxEnt)对该县云杉花墨天牛适生区和枯死松
期刊
氮氧化物(NOx)的控制是当前的研究热点。氢气选择性催化还原(H2-SCR)具有低温活性好、产物清洁无污染等诸多优势,应用价值巨大,发展前景广阔。Pt基和Pd基催化剂在H2-SCR反应中均有良好的活性。论文首先对Pt基催化剂进行研究,在Pt/TiO2上掺杂贵金属Ir,制备了Pt-Ir/TiO2双金属催化剂,研究了Ir对Pt/TiO2的促进机制。为了与Pt基催化剂进行比较,继而研究了Pd基催化剂在H
学位
随着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传统化石资源的日益短缺以及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和温室效应,发展可再生绿色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地热能等势在必行。而可再生能源面临着间歇性和不稳定性的缺点,其有效利用离不开高效储能装置系统的发展。在诸多储能体系中,锂离子电池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储能装置。但锂储量有限且价格高昂,我国锂资源较为匮乏,限制了其在大规模储能方面的进一步应用。同时,随着人们对高倍率电池需求的倍增,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