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经验与课程:课程哲学研究

被引量 : 24次 | 上传用户:fxl207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哲学研究的使命是确定课程目的,并使手段合乎目的。人在任何时候都是目的,永远不能只看作是手段。如果说康德的这一主张是正确的,那么,儿童是课程的目的或教育的目的便是正确的。以儿童为目的的课程尊重儿童的生活和世界,尊重儿童的兴趣和需要,让儿童按照他的本性自然生长。课程不是外在于儿童的东西,而是儿童的生长过程本身。儿童的生长表现为经验的生长。经验是儿童与环境之间交互作用的过程与结果。经验的过程就是生长的过程,生活的过程,主动活动的过程。以儿童为目的的课程围绕儿童已有的经验、儿童的生活,结合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帮助儿童实现经验的深化与拓展。当知识取代了儿童成为课程的目的,当课程试图用所谓客观知识来改造儿童经验和儿童世界的时候,儿童也就沦为学习的机器和装载知识的容器。与被动地接受知识不同,在经验课程中,儿童是主动的活动者,并在活动中获得经验的扩充与扩展以实现生长和发展。经验课程并没有把知识排除在经验之外。知识可成为儿童经验的一部分,也可成为课程的内容。让儿童获得经验,既符合认识的逻辑又符合儿童心理的逻辑,既符合人是目的基本原则又符合效率效益的经济原则。由于儿童在经验中实现生长,在生长中获得经验,经验既是生长的目的又是生长的手段,所以课程的目标应是一系列的生长经验。课程经验的选择、组织和实施均应遵循儿童的“内在时间表”,并以儿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以儿童获得经验的方式为依据。课程评价应以能否促进儿童生长作为标准,既预测什么样的经验符合儿童的生长需要,又检验已经实施的课程是否满足了儿童的生长需要。在通往以儿童为目的的课程之路上,存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糟粕,工业化进程中的弊病,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唯科学和伪科学等敌人。这导致了知识本位的课程观长期统治课程领域。要战胜这些敌人,我们就必须对生命心怀敬意;必须尊重儿童;必须发扬民主的精神;必须始终把儿童当作课程的目的,而非达到目的的手段;必须用整体的、有机的哲学观来看待课程的问题和争端。唯有如此,教育与课程才能实现促进儿童生长的目的。
其他文献
本文从市场经济公平竞争、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以及当前我国民族问题 的实际情况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继续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实行优
本文基于供应链首先分析了传统单一企业视角的营运资金管理策略,阐述了其在当代市场环境中存在的一系统不足之处,指出加强供应链管理对于营运资金管理的必要性。随后又依据采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乙型肝炎及早期肝硬化的治疗效果。方法:将医院2012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90例乙型肝炎和早期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使
目的:研究复方虎杖散颗粒对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的临床疗效及其对RGH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IL-2,IFN-γ水平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复方虎杖散颗粒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的作用机理及其免疫
公民教育源于近代西方国家,是市场经济与大工业发展的产物,也是西方近代国家主义的产物。学校公民教育是公民教育的主要实践途径,西方公民教育思想以倡导人性的解放为主旋律,
通过课前自主预习,做好读书笔记,把有困难的问题记录在笔记本上,上课时提出来得到及时解决,学生的自主性被充分调动,质疑能力得到提高。
情绪智力对于人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因此,许多心理学家致力于情绪智力的研究,特别是情绪智力测验的研究。目前,国内情绪智力测验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对国外情绪智力测验的
本文基于大量实地调查,并采用民族生物学和文化人类学的方法,本文主要针对贵州、四川、内蒙古、西藏等地的侗医药、苗医药、彝医药、蒙医药、藏医药等,对民族医药的传承机制
上世纪70年代,德国弗米尔等学者提出的功能派翻译目的论为缺乏权威理论指导的字幕翻译工作者拓宽了视野,给字幕翻译实践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指导。翻译目的论认为一切翻译活动都
<正>《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内容","能根据文章的内在联系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扩写、续写"。在语文新教材写作训练中也有"多联想、拓思路,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