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肝郁气滞型抑郁症的临床疗效,为中医治疗抑郁症提供一定的临床依据。方法:临床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以肝郁气滞型抑郁患者为研究对象,最终纳入符合标准的患者共8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41例:服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组4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两组治疗周期均为8周,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中医证候评分等为评价指标,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2周、4周、8周评定,治疗前及治疗8周时测定血清BDNF水平,观察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辅助治疗肝郁气滞型抑郁症的有效性,提取其治疗肝气郁滞型抑郁靶症状,分析治疗抑郁的特征性症状。结果:1.临床疗效:治疗8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92.86%v 80.48%,P=0.004)。中医证候疗效:治疗8周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95.24%v78.05%,P=0.001)。2.HAMD量表评分:治疗组与对照组HAMD量表评分均在治疗1周时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均P<0.01),且该趋势持续至第8周末;各观察时间点,治疗组与对照组组间对比均有显著差异(均P<0.01)。HAMA量表评分:治疗组HAMA评分在治疗1周起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01),而对照组治疗2周末评分较治疗前下降(P<0.001);治疗4周、8周时,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中医证候评分:治疗组中医证候评分在治疗1周起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而对照组在治疗2周时评分较治疗前下降(P<0.01);治疗2周及之后各观察点组间对比有显著差异(P<0.01)。血清BDNF水平:两组血清BDNF水平在治疗8周时较治疗前均显著上升(均P<0.01),且组间对比有显著差异(P<0.01)3.HAMD量表中焦虑因子、睡眠因子、绝望因子随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并随时间变化与用药呈交互作用(均P<0.05)4.治疗组改善中医证候要素分子以失眠疗效为最佳,其次依次为:口干、汗出、肌肉疼痛。5.研究过程中,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治疗组与对照组一般不良反应相比具有显著差异(11.9%v39.02%,P=0.004),未予特殊西药治疗,8周后症状均消失。结论:1.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与单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均对抑郁症有快速改善抑郁情绪,且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总临床疗效优于单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2.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改善抑郁症状可能与其对抑郁患者焦虑、睡眠、绝望状态等靶症状的改善有关。3.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相对于单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不良反应发生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