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的遥感评价方法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endti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整理是人类文明用地的产物,是人类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措施,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解决土地利用问题的必然选择。从目前我国开展土地开发整理的实践看,较普遍的存在重数量、轻质量和生态,开发整理规划、可行性研究、整理工程量计算、整理后的土壤质量评价等事项主要以图纸、人工为主,较少采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先进高效的技术方法。对土壤的质量验收鉴定及整理后的成果管理等方面缺乏先进有效的方法,而开发整理出的耕地质量较差很难形成一定的生产能力甚至造成丢荒,这不仅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耕地整理开发,而且造成了资源的破坏和开发资金的浪费。随着土地整理实践的开展,目前已有大量项目竣工验收进入运行阶段,这些项目决策是否正确、预期目标和效益是否实现等尚不明确,急需进行后评价。遥感(RS,Remote Sense)用于大范围、高分辨率、快速信息获取,将“RS”技术应用于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信息采集、处理和分析,可以进一步规范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编制,对土地开发整理工程设计与实施动态监测、工程验收、特别是评价工程效果,可以极大提高技术含量,从而提高项目质量和效率。为此,我们以湖南省国土资源厅重点资助项目“基于遥感反演的土地开发整理评价”研究课题为带动,开启了国内用遥感这一当今先进手段评价土地开发整理之先河。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包括静态分析与发展动态预测相结合、政策规程与实际工程需要相结合的评价体系研究、遥感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相结合、传统技术与现代新技术方法相结合等科学的综合分析方法。通过较为系统的研究主要取得了如下成果:(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及国土资源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规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湖南省土地开发整理之省情和试验区实际情况,在研究高分辨率遥感信息特点和定量遥感解译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用定量遥感方法,按土地平整工程、农田水利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其他工程(防风林工程等)等四个方面的指标评价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的工程量。项目区实验表明,该方法速度快、效率好、精度高、劳动强度极低、反应工程完成情况全面,分类提取的指标信息与实际情况情况很吻合。(2)在研究了土壤含水量、土壤有机质含量、地表温度、植被指数及其植被状态指数和条件温度植被指数等方面用遥感直接或间接评价了土壤质量,充分说明了其具有较好的、开创性的、发掘性的应用遥感技术能够评估或评价土壤质量和土壤农作潜力的基础上。指出,目前还没有建立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及其土壤质量改善等方面有机结合系统评价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的评价体系,更是没有建立用遥感方法评价土地开发整理工程评价体系。本研究在前人遥感应用的基础上,从多个遥感数据源预处理、分析入手,提出了用遥感方法评价开发整理工程的工程量,采用修正土壤调整植被指数、植被覆盖度、土壤含水量、土壤潜育化指标、LBV变换等比较关键性的指标对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影响土壤质量情况进行较为科学客观的评价评价。(3)通过分析遥感信息物理机理、遥感图像处理解译原理及土壤遥感信息特征和提取特点之后,首先研究了对用于整理工程量评价的高分辨率Quickbird影像,在国产软件TITAN Image 6.5进行切割(根据评价的区域进行)和二维三次卷积内插法(4个单色波段及1个全色波段)融合;其次,为了保证精度,采用了GPS实测地面控制点,以多项式为几何纠正模型,对融合后的影像进行影像空间像元位置的变换,再用双三次插值法计算变换后各像元的亮度值,即像元亮度值的重采样。计算结果表明:点位误差均小于1m,,若换算成像元,点位误差在1个像元左右,完全满足整理工程量信息提取要求;其三,提出并采用ISODATA(自组织分类)方法,有效提取项目区内不同地块的面积值,沟渠和道路等线状物的长度值。面积提取精度在97%以上,线状物长度提取精度在98%以上。利用分类图及结合现场数据,还可以有效的进行灌排系统布局合理性分析、防护林分布合理性分忻、道路网布局合理性分析。(4)分析研究了土壤含水量与土壤质量的相关关系、土壤水分的光谱特征、土壤湿度与相对反射率,探讨了作物缺水指数法、距平植被指数法、微波遥感监测土壤水分、热惯量法、数据同化法等遥感方法提取土壤含水量的适应性,提出用光学植被盖度遥感分析土壤水分,利用样本统计和相关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光学植被盖度的TM模型及不同深度土壤水分与遥感植被绿度指数之间的回归模型,对试验区各个时像的TM影像进行了土壤三个不同层次的含水量信息提取和分析。同时用其模型提取了项目区IKONOS影像、中巴资源一号卫星影像三个层次的土壤含水量信息。依据提取的信息分析了项目区土地开发整理后土壤质量改善提高情况,分析成果与实地情况一致,量化了土地整理效果。(5)研究了植被指数、植被覆盖度与土壤质量的定量关系。综合分析了比值植被指数RVI、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差值植被指数DVI、土壤调节植被指数SAVI、增强植被指数EVI以及植被覆盖度等与土壤质量之间的关系特征;提出了MSAVI(称为“修正型土壤调整植被指数”)模型,像元二分植被盖度模型;通过试验区多种遥感影像MSAVI指数、像元二分模型参数提取分析,证实了它们是适合评价试验区土壤质量的指标。(6)通过研究土壤潜育化与土壤质量相关关系的特性,潜育化土壤热力学特征及其遥感解译机理,指出了涝渍灾害土壤的热惯量概念模型、数值解算模型,得出了用遥感的方法研究农田涝渍灾害致使土壤潜育化理论和实际可行性。研究指出,卫星遥感影像上存在着三个重要的地物遥感特征,即地物的总辐射水平L、可见光-红外光辐射平衡B和地物辐射随波段变化的方向和速度—向量V,进而提出用遥感图像LBV数据变换法进行试验区IKONOS等遥感影像的变换与信息提取,试验和证实了所建立的LBV变换方程。成果证明试验区开发复垦之前土地荒芜、积水严重、潜育化厉害,与实际情况相同。通过本文的系统研究和项目区实际检验,证实了定量遥感能很好地应用于土地丌发整理的工程量评价和土壤质量评价,其研究成果,能为国土局以及相关部门对土地复垦项目的验收提供有力支持;充分说明了遥感反演技术用于评价土地丌发整理项目的工程量完成情况真实、可靠、可行,为遥感的应用开辟了新途径;有力证明了应用定量遥感----遥感反演监测评价土地整治质量准确、有效,动态性强、时效性高。本研究在大规模的土地开发整理工程评价中大有发展潜力。
其他文献
目的:采用序贯设计的临床试验原则,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感染相关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儿进行临床资料汇总;评估吉赛欣对儿童感染相关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07
近年来,国家对房地产业加强了宏观调控,房地产业急需新的融资渠道,房地产信托投资就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另一方面,我国蕴藏着巨大的民间资金却缺乏高效回报的投资产品。作
外国成熟资本市场中,作为金融创新工具,分拆上市已成为企业迅速发展的重要手段。目前,中央企业的多数上市公司都是集团控股公司通过将其经营性资产剥离出高盈利且发展前景好
开放平台系统作为主机核心业务系统的延伸和拓展,日益成为大型银行业务发展的新增长点。为了对生产系统的运行情况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和跟踪,我们需要定期采集生产系统操作系统
美国自20世纪60年代推出REITs以来,为中小投资者提供了一个分享房地产业发展所带来利益的渠道,同时活跃了美国房地产市场以及房地产金融市场。20世纪90年代以后,亚洲国家如日
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至关重要,其制定既关系到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又关系到公司的未来发展。一方面,它是公司筹资、投资活动的逻辑延续,是其理财行为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恰当
大庆采油八厂葡萄花油田由于单井层数少,产量接替能力差,主力油层水淹后,油井产油量下降,含水上升较快,低产低效较多,利用率较低,导致部分区块采出程度低而综合含水已达到较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不断深化,就业市场日趋饱和,创业市场逐步兴起。大学生作为创业的主力军,知识资源是大学生创业的最大优势,但融资往往是大学生创业的最大短板。其症结在
缺陷产品召回制度在当今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已经普遍建立和实施,实践证明,召回制度对于提高生产者和销售者的质量意识、诚信意识,促进企业主动加大技术和安全环保领域的
企业文化是一种社会进步的集中表现,它由员工作为劳动付出者被动为企业主工作逐渐演变为全体员工为了实现公司共同发展的目标而形成的一种特定的群体意愿,正是这样一种共荣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