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水侵蚀环境给我国海港混凝土结构带来严重危害。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可以有效减少海水侵蚀带来的损伤。本文分别采用钢纤维、钢-聚丙烯(PP)混杂纤维、钢-聚乙烯醇(PVA)混杂纤维和苎麻纤维,通过模拟海水开展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干湿循环与冻融循环试验,对比标准养护环境,研究了海水环境下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弯曲韧性损伤规律等。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对于钢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随着钢纤维掺量的增加,拉压比、抗弯强度以及韧度指标明显增大,弯曲韧性能力得到提升。当水泥掺量为胶凝材料质量的70%,粉煤灰与硅灰掺量皆为15%时,随着钢纤维掺量的增加,弯曲韧性的提高程度最大;当钢纤维掺量为2%时,额外掺入0.3%掺量的合成纤维,能提高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抗压、劈裂抗拉、抗弯强度、韧性指数、韧度因子及弯曲韧度比;当合成纤维替代0.3%钢纤维掺量,韧度因子没有明显降低,再增加替代量,则会降低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材料的韧度因子及弯曲韧度比。(2)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随着海水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抗压、劈裂抗拉强度先增高后降低,抗弯强度逐渐降低;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抗压、劈裂抗拉、抗弯强度逐渐降低,钢纤维组的抗压、劈裂抗拉、抗折强度衰减幅度高于混杂组,且钢-PVA组衰减率最低;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韧度因子均随着干湿/冻融循环时间的增长而逐渐降低,弯曲韧度比则没明显规律。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增长,钢、钢-PP组韧性指数I5与I10先提高后降低,钢-PVA组提高后无明显降低,当进行到45次时,钢、钢-PP组韧性指数逐渐降低,钢-PVA组无明显降低。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长,钢纤维组I5、I10与I20随着循环次数逐渐变大,钢-PVA组与钢-PP组I5与I10并没有呈下降趋势,而是略微增大,钢-PVA组增大趋势更明显,当冻融循环超过600次后,各组韧性指数I20均明显降低。(3)当在水泥基材料中掺入钢纤维,会降低抗氯离子渗透性能,钢-PP、钢-PVA纤维搭配可以提高抗氯离子渗透性能,PVA纤维相比PP纤维更有利于增强抗氯离子渗透性能;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增长,质量损失率、氯离子渗透系数逐渐增大,相对动弹性模量逐渐降低,650次冻融循环是钢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内部损伤的脆弱点,质量损失率、相对动弹性模量变化明显。钢-PP、钢-PVA组则在冻融循环次数前300次数时质量损失率基本无变化,之后才逐渐提高。(4)苎麻纤维水泥基材料的7 d抗压强度随着苎麻纤维掺量的增加逐渐降低,而当苎麻纤维掺量分别为0.4%、0.9%时,28 d抗压强度分别提高2.2%和8.2%,抗折强度提高9.6%、13.4%。苎麻纤维的掺入能降低水泥基材料的早期自收缩,苎麻纤维增强水泥基材料的3 d电阻率分别与7 d自收缩、7 d抗压强度呈线性相关、多项式关系。随着海水干湿循环龄期及冻融循环次数的增长,苎麻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相对动弹性模量、抗弯强度、韧性指数、韧度因子及弯曲韧度比均逐渐降低。本文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海水干湿循环及冻融作用下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及弯曲韧性损伤破坏研究领域的试验数据和理论成果,为解决海水环境下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耐久性问题提供了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