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胁迫下甜菜碱对PSⅡ修复循环保护机理研究

来源 :山东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g2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温胁迫是限制植物生长发育的主要非生物胁迫之一,在作物生产中极大的影响了作物的产量。甘氨酸甜菜碱(甜菜碱)是一种小分子量的相容性物质,一些植物和微生物在受到环境胁迫时会有甜菜碱的积累。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只要光合作用发生就会不可避免的发生光系统Ⅱ损伤,当植物处于高温等非生物胁迫条件下时,光系统Ⅱ的合成速率往往无法补偿其损伤速率,从而导致光抑制。转甜菜碱不同合成途径酶基因(BADH,cod A)的番茄能够有效的提高抗高温的能力,因此研究甜菜碱提高转基因番茄抗高温能力的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实验利用野生型番茄和转甜菜碱合成途径中的两个关键酶基因(醛脱氢酶基因,BADH和胆碱氧化酶,cod A)的番茄为实验材料,比较研究了野生型番茄和转基因番茄的正常条件和高温逆境条件下的生理指标差异,相关基因的转录表达差异,相关蛋白的氧化水平差异,蛋白含量差异等揭示了高温胁迫下甜菜碱对光系统Ⅱ的修复循环保护的机理。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转基因技术使没有內源性甜菜碱的番茄植株内甜菜碱得到了有效积累。(2)高温胁迫下,番茄的光合速率下降,产生光抑制,而转基因番茄和外源喷施甜菜碱番茄植株较野生型番茄植株在高温下的光合速率较高,光抑制程度较轻,实际光化学效率较高,D1蛋白含量较高,表现出了对高温较强的耐性。(3)用洁霉素处理植株抑制叶绿体蛋白的合成,然后检测番茄植株在高温下的光抑制程度,发现转基因植株具有更高的最大光化学效率,D1蛋白的含量低于野生型植株。(4)高温胁迫43°C条件下较正常温度25°C下番茄植株的抗氧化酶CAT、POD、APX、SOD酶活性有所提高,转基因番茄植株的抗氧化酶活性高于野生型番茄植株。(5)高温胁迫下,H2O2积累和O2-产生速率增加,野生型番茄植株的H2O2积累高于转基因植株,O2-产生速率高于转基因植株。(6)高温胁迫43°C处理后,野生型番茄植株的可溶性蛋白的氧化水平高于转基因植株和外源喷施甜菜碱植株。(7)高温胁迫43°C条件下编码D1蛋白的基因psb A,抗氧化酶基因的转录表达水平升高,转基因植株的抗氧化酶基因CAT1、CAT2、Cu SOD、GR、MDHA的转录水平表达量较野生型高。(8)43°C高温胁迫条件下,蛋白酶基因DEG1、DEG7、DEG8、fts H2、fts H5、fts H12在野生型中没有太大变化,而在转基因植株中基因转录表达都有所升高。蛋白酶基因fts H1、DEG5胁迫条件下没有较大变化。蛋白酶基因fts H9胁迫条件下在转基因植株、外源喷施甜菜碱植株和野生型植株中转录表达量都有所升高。以上结果表明,高温胁迫下,转基因植株和外源喷施甜菜碱植株能够有效的积累甜菜碱,增强了植物的耐热性。甜菜碱能够直接或间接的提高了高温胁迫条件下植物的抗氧化酶的活性,降低了H2O2积累和O2-的产生速率,减轻了植株的氧化胁迫程度,使可溶性蛋白的氧化水平较野生型植株低,从而使翻译延伸因子EF-G的活性受抑制程度降低,从而使蛋白翻译的受抑制程度降低。在高温胁迫条件下甜菜碱能够使部分蛋白酶基因的转录水平的表达量较野生型高,或许提高了受损光系统Ⅱ蛋白的降解速率。用洁霉素处理植株抑制叶绿体蛋白的合成后,高温胁迫条件下,转基因植株和外源喷施甜菜碱的植株较野生型植株有较高的最大光化学效率,光抑制程度较野生型植株低,说明甜菜碱保护了番茄植株的光系统Ⅱ。高温胁迫下甜菜碱对光系统Ⅱ的修复循环起到了保护作用。
其他文献
本文研究随机比例型微分方程,给出了当方程的漂移项和扩散项满足局部Lipschitz和单调性条件时,方程全局解的存在唯一性.在此基础上,当方程系数满足局部Lipschitz和单边线性增
本文主要研究了带有四分之一对称联络的Einstein卷积和多重卷积,我们还研究了带有常数量曲率的四分之一对称联络的卷积和多重卷积,然后把我们的结果应用到了广义的Robertson-
研究背景:核转录因子NF-κB信号通路参与调控多种与凋亡、炎症、癌症、氧化应激和自身免疫等有关的基因的表达。研究发现,NF-κB调控泛素连接酶MuRF1的转录水平,而MuRF1是废用
我们在研究中发现,蛋白质与配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无处不在的,并且在各种各样的生命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ATP是一种广泛存在的核苷酸,它为细胞活动提供能量,而且具有催化
强相互作用的基本理论是量子色动力学。作为标准模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解释零温下高能现象方面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尽管在非微扰计算上也获得了较大的进展(例如QCD求和规则
蛋白质通过与其他蛋白质、化合物、RNA和DNA发生相互作用,在几乎所有生物事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了解蛋白质相互作用位点是了解分子识别过程的基础。蛋白质很少单独行
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能够在生物个体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传染病的爆发对人类危害性极强,可以在短时间内造成大面积人群感染.为最大程度地降低传染病对人类健康的威胁
通过综合考虑高原低涡(简称高原涡)几何学特点、人工识别高原低涡标准和参考Blender等提出的近邻查找法,本文发展了与前人原理相似但技术处理有自己特色的高原低涡客观识别方
利用ARPS模式对飑线发生发展过程进行二维理想数值试验,讨论了低层环境垂直风切变和水汽条件变化时,飑线内部物理因子配置变化及其与系统强度演变的联系。研究表明,飑线发展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空间信息技术已经从空间信息系统向空间信息服务转变。服务对象从专业用户扩大到大众用户,用户同时是空间信息服务的提供者和使用者,用户将各类空间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