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兆网络入侵防御系统包处理技术的研究

来源 :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lichao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计算机网络的飞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便利。然而,人们在得益于网络技术所带来的巨大机遇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网络安全问题的严峻考验。虽然在网络安全方面,一些技术和系统被广泛使用,并且发挥了。重要作用,如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和防病毒软件等,但是仍存在着很大的不足:一方面,随着网络速度的不断提高和网络行为的日益复杂,目前的这些技术还跟不上网络发展的步伐;另一方面,这些技术在阻断入侵攻击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因此迫切需要新的技术和手段来保证网络的安全,入侵防御系统就这样应运而生了。特别是千兆网络防御系统被寄予厚望,将成为网络安全方面的主流技术之一。本文综合分析了多种安全防御的机制,详细研究了千兆网络入侵防御系统的特点、实现原理、工作方式以及关键技术,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一种高效、高性能的千兆网络入侵防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案。 千兆网络入侵防御系统主要分为数据包处理和内容处理两大部分,其中数据包处理的主要功能是对数据包进行协议解析、重组,并对低层次的入侵进行检测和防御。数据包处理是进行内容处理的前提和基础,对整个系统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是整个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主要对千兆网络入侵防御系统中数据包处理的部分进行详尽的描述和介绍,主要涉及了以下几个方面: 1.详细介绍了千兆网络入侵防御系统的总体方案,利用软硬件相结合的方式来实现整个系统,从而确保系统的性能,使其达到实时、可靠、在线运行; 2.采用了微处理器和专用网络处理引擎相结合的方式构造了千兆网络入侵防御系统的硬件平台,确保控制层面和数据层面的分离,避免了数据的“搬动”,实现了零拷贝。该方案的硬件集成度很高,能够保证整个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3.描述了数据包处理的硬件平台的详细设计和各个模块的原理、功能、接口以及具体的实现。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的发展,电信服务进入了全新的阶段,尤其是移动网络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提供基于用户行为分析的增值服务越来越被广泛的使用,这就需要通信网络收集可靠准确的用户测量报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进行信息交互和处理的有效平台,各种以文本形式表示的信息以极高的速度增长,如何能够有效地组织和分析海量的Web信息资源,使人们能够
近年来,随着数据库技术的迅速发展,以三大经典系统为代表的传统数据库技术对于管理结构简单、操作简单、完全格式和结构化且较稳定的数据已经证明是很成功的,在一类传统商务和管
本文对专家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作了介绍,主要讨论了产生式、谓词逻辑、语义网络、框架及面向对象的多种知识表示方法,对正向推理、反向推理和正反向混合推理控制策略进行了
教育信息化和数字校园是高等学校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整个学校管理的核心和基础。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Internet的迅速普及,促进了基于网络的教学管理系统的发展
拷贝数变异CNV(Copy Number Variation)是指1kb以上的DNA片段的增加或者减少。CNV是基因组结构变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疾病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Recurrent CNA (RCNA)是与某
本文针对C/C++程序安全漏洞,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契约的安全分析方法。该方法采用自下而上分析遍历程序中的函数体,将跨过程分析转变为过程内分析;提供安全规则描述方法,使得用户
随着集成电路集成度的持续提高,将几个功能模块集成在一块芯片上的片上系统(SoC, System On Chip)设计越来越常见。本文介绍了一个基于龙芯一号IP核的税控SoC芯片的软件系统
本文首先概述了目前网络安全领域的现状,对目前主流的网络安全技术(Firewall、IDS、IPS)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分别叙述了它们的特性及优缺点,其中对IPS做了较深入的分析。 然
基于测量的软件抗衰策略定期地监测和收集系统资源的使用情况,预测和评估软件老化的速度、时间、可能性以及恢复代价等,进而确定恢复策略是否以及何时执行。 本文围绕基于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