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由于我国能源需求量的逐渐增加与化石能源造成的环境污染的加重,人们将目光转向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在可再生能源中,由于光热发电具有调峰、储能、能实现连续发电等优点,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以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站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一系列优化设计与性能分析。首先,本文对槽式系统的核心计算模型进行了介绍。其中在集热场方面,建立了集热场效率计算模型,给出了槽式太阳能发电系统的集热场节点能量平衡方程和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我国能源需求量的逐渐增加与化石能源造成的环境污染的加重,人们将目光转向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在可再生能源中,由于光热发电具有调峰、储能、能实现连续发电等优点,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以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站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一系列优化设计与性能分析。首先,本文对槽式系统的核心计算模型进行了介绍。其中在集热场方面,建立了集热场效率计算模型,给出了槽式太阳能发电系统的集热场节点能量平衡方程和流量控制方程。在蓄热系统方面,建立了蓄热系统热力学模型。此外,建立了性能评价指标的计算模型。在此基础上,根据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情况,对槽式太阳能电站进行了选址,对集热场和蓄热系统进行了设备选择与优化设计。在集热场方面,以集热场最大吸热量为优化目标对集热工质与集热场布局进行了优化设计。在蓄热系统方面,对蓄热罐几何尺寸、蓄热时长与罐体热能损失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确定了选择蓄热罐最佳高度的准则。另外,基于各性能评价指标对槽式系统的太阳倍数与蓄热时长的最优配置进行了研究,并以LCOE为优化目标对太阳倍数与蓄热时长进行了优化设计,优化所得的槽式电站的平准化度电成本可低至0.997元/k Wh。在对电站进行优化设计的基础上,研究了优化所得电站夏至日、冬至日太阳直接辐射的变化对集热场吸热量、蓄热系统储热量、电站发电量与发电效率的影响。另外,考虑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基于概率可靠度建立了不确定性分析模型,对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站进行了不确定性的性能分析。结果表明:使用不确定性分析方法计算得到的系统的性能参数会略低于使用SAM软件计算得到的性能参数。通过敏感性分析发现,性能参数的可靠性指标对太阳直接辐射方差的变化较为敏感,且太阳直接辐射与环境温度的不确定性的增加会使容量因子与年发电效率的可靠性指标降低。本文研究结果表明,与确定性分析方法相比,使用不确定分析方法得到的槽式电站的性能参数的概率分布曲线可以更好反映性能参数可能的分布情况,能够为发电系统的决策与规划提供重要参考。
其他文献
在微纳精密器件中,纳米棒等一维纳米材料常作为结构性支撑部件,不可避免受到载荷作用。相较于拉伸、压缩和扭转等单一载荷,扭拉、扭压组合加载是器件实际使用中更为常见的载荷形式,深入研究一维纳米材料组合加载下的力学行为十分必要。本学位论文针对该课题利用分子动力学仿真开展研究,主要内容包括:(1)力学性能研究。研究了纳米棒扭拉、扭压组合加载应力应变响应,揭示了轴向扭转加载对其拉伸或压缩初始应力、弹性模量、屈
在当前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已成为了当今社会研究的焦点。河北省承德地区是我国北方著名的钒钛生产基地,蕴藏着丰富的钒钛磁铁矿资源。钒钛磁铁矿经过多次提钒之后产生了大量的尾矿,这对生态环境造成了非常严重的破坏。因此,综合考虑到材料、能源和环保等领域之后,本文提出了一种综合利用提钒尾矿来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和高性能石油支撑剂的方法。将提钒尾矿与硫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石油、煤矿等不可再生资源储量不断减少,人类对于资源的开发方向也逐渐由陆地转向海洋。针对我国海洋平台用钢合金成本较高、生产加工工艺复杂和关键部位高强度钢主要依赖进口等现状,本文通过采用C-Mn微合金化思路配合TMCP与精简化热处理技术,开发典型厚度30mm的690MPa级海洋平台用中锰钢中厚板,在保证高性能的基础上降低生产成本,节约能耗。通过对不同热处理工艺实验钢组织演变规律
近年来,非晶合金及纳米晶合金由于其优异的软磁性能吸引了众多人的研究;自1988年Yoshizawa等人研究出FINEMET纳米晶合金以来,Fe-Cu-Nb-Si-B非晶合金也变得越来越受人重视。由Fe-Cu-Nb-Si-B非晶合金在晶化温度附近进行退火处理,可获得具有更加优良软磁性能的纳米晶合金,且其晶化结果对纳米晶的软磁性能影响很大,但现在对该系列非晶合金晶化时的晶化动力学却研究甚少。本文通过熔
传统Cr13型马氏体不锈钢具有很高的强度和硬度及良好耐腐蚀性,但塑韧性较差。虽然可通过淬火+回火的传统热处理工艺对其力学性能进行调整,但由于强度和塑韧性此消彼长,无法获得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因而极大地限制了工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淬火+配分(Q&P)工艺是针对马氏体不锈钢提出的热处理新工艺,意在通过配分过程中利用碳原子的仲平衡扩散来稳定奥氏体,使得最终室温下获得马氏体+残留奥氏体复相组织,从而改善马
半连续铸造是制备铝合金的基本手段之一。使合金成分在宏观尺寸范围内均匀化,改善铸态组织对于提高大尺寸的铝合金材料性能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是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半连续铸造铝合金宏观偏析的外场调控及机理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研究电磁场和熔体强剪切处理对铝合金合金元素宏观偏析行为的影响。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1)低频电磁场和熔体强剪切处理对7050铝合金DC铸锭宏微观组织及宏观偏析的影响。(2)低频
本文通过模拟海洋环境下的周期浸润腐蚀实验研究了五种不同组织、成分的实验钢的耐腐蚀性能,并从锈层物相构成、锈层表面形貌、截面形貌及元素分布、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谱等角度研究了其腐蚀机理。主要工作及研究结果如下:(1)设计了三种耐海水腐蚀钢,进行了周期浸润腐蚀实验和轧制及力学性能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B钢和C钢均具有超越09CuPV的耐海水腐蚀性能,且力学性能均达到了国内相关的供货标准要求。(2)X
Cu-Cr合金目前在国内外真空触头材料领域中占据主导地位,其中CuCr25合金因其优良的综合性能而成为中高压电路、中小型真空开关触头材料的首选。固态时Cu、Cr几乎互不相溶,这使Cu-Cr材料得以保持各自的性能优势,但也容易引起Cu-Cr合金中产生严重的成分偏析现象,对合金的制备造成很大困难。Cu-Cr合金材料的性能主要取决于它的成分组成和微观结构,尤其是Cr颗粒的大小及分布,研究表明快速凝固有利
语块存在于各种语言之中,是语言中具有组成性特点的相对固定的表达方式,对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语块理论的研究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语块理论在第二语言教学中的重要意义,与此同时,语块理论也逐渐被对外汉语教学界所重视。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转折类关联词语教学一直是教学的重难点及留学生偏误产生的高频地带,传统的教学手段已经无法产生显著的成效,如何进一步提高教学者对转折类关联词语的教学质量和有效
锂离子电池(LIBs)因高容量,高能量密度等优点已经成功的在电动汽车,智能电网和便携式电子产品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负极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的关键组成部分,是提高锂离子电池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现阶段,这些无机负极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巨大的体积变化,从而导致了容量迅速衰减,具有较短的循环寿命。与无机材料相比,有机电极材料因成本低、环境污染小、其分子结构可设计等优点成为了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因此,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