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转折类关联词语的语块化教学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ttingmo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块存在于各种语言之中,是语言中具有组成性特点的相对固定的表达方式,对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语块理论的研究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语块理论在第二语言教学中的重要意义,与此同时,语块理论也逐渐被对外汉语教学界所重视。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转折类关联词语教学一直是教学的重难点及留学生偏误产生的高频地带,传统的教学手段已经无法产生显著的成效,如何进一步提高教学者对转折类关联词语的教学质量和有效降低二语学习者的偏误迫在眉睫。转折类关联词语具有分类明确、使用相对固定、整体性特征明显的特征与语块理论固定性特征不谋而合,因此,对关联词语进行语块化教学能够有效解决对外汉语转折类关联词语教学与高频偏误的困境。转折类关联词语的语块化教学侧重于语言的固定搭配、语言环境的关联以及句子结构整体化特征的教学,将转折类关联词语的分类与使用规则以块状化的模式传递给二语学习者,而后学习者将转折类关联词语的知识点以块状的形式存储于大脑之中,在语言输出时进行简单的信息编码整块迅速提取,有效完成语言交际。转折类关联词语的语块化教学不仅节约了学生的记忆成本,有效减少二语学习者习得问题的产生,而且增强了学习者学习的自信心提高其汉语表达水平。本篇文章将通过对前人研究理论的分析来论证转折类关联词语语块化教学的可行性并通过对语料库中转折类关联词语的偏误及原因分析的基础上对转折类关联词语的语块化教学提出建议。
其他文献
抗生素耐药菌的发展和流行已对全球公共卫生构成严重威胁。随着抗生素耐药水平的持续升高,迫切需要进行新型抗菌制剂的开发及其生态安全性评估。贵金属纳米材料(Noble metal-based nanomaterials,NMNs)作为新型抗菌剂,正被大量研制并用于医疗、生活等各种抗菌领域。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关于这些新型抗菌剂的抗菌效果以及对抗生素耐药的影响信息仍十分有限,将不利于其研发及安全利用。基于此
定向凝固技术因为具有能控制热流的传递方向,更好的控制凝固组织的晶粒取向,消除横向晶界等在材料制备中的优势而受到广泛关注。对定向凝固的研究奠定了现代凝固理论的基础。磁场对凝固过程有着复杂的影响,目前对强磁场下定向凝固的研究还不够充分,磁场对定向凝固过程的作用机制还需要进一步探索。本文以富Al端Al-Fe合金为研究对象,借助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多种检测手段,考察了凝固速率、梯度磁场和匀强
在微纳精密器件中,纳米棒等一维纳米材料常作为结构性支撑部件,不可避免受到载荷作用。相较于拉伸、压缩和扭转等单一载荷,扭拉、扭压组合加载是器件实际使用中更为常见的载荷形式,深入研究一维纳米材料组合加载下的力学行为十分必要。本学位论文针对该课题利用分子动力学仿真开展研究,主要内容包括:(1)力学性能研究。研究了纳米棒扭拉、扭压组合加载应力应变响应,揭示了轴向扭转加载对其拉伸或压缩初始应力、弹性模量、屈
在当前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已成为了当今社会研究的焦点。河北省承德地区是我国北方著名的钒钛生产基地,蕴藏着丰富的钒钛磁铁矿资源。钒钛磁铁矿经过多次提钒之后产生了大量的尾矿,这对生态环境造成了非常严重的破坏。因此,综合考虑到材料、能源和环保等领域之后,本文提出了一种综合利用提钒尾矿来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和高性能石油支撑剂的方法。将提钒尾矿与硫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石油、煤矿等不可再生资源储量不断减少,人类对于资源的开发方向也逐渐由陆地转向海洋。针对我国海洋平台用钢合金成本较高、生产加工工艺复杂和关键部位高强度钢主要依赖进口等现状,本文通过采用C-Mn微合金化思路配合TMCP与精简化热处理技术,开发典型厚度30mm的690MPa级海洋平台用中锰钢中厚板,在保证高性能的基础上降低生产成本,节约能耗。通过对不同热处理工艺实验钢组织演变规律
近年来,非晶合金及纳米晶合金由于其优异的软磁性能吸引了众多人的研究;自1988年Yoshizawa等人研究出FINEMET纳米晶合金以来,Fe-Cu-Nb-Si-B非晶合金也变得越来越受人重视。由Fe-Cu-Nb-Si-B非晶合金在晶化温度附近进行退火处理,可获得具有更加优良软磁性能的纳米晶合金,且其晶化结果对纳米晶的软磁性能影响很大,但现在对该系列非晶合金晶化时的晶化动力学却研究甚少。本文通过熔
传统Cr13型马氏体不锈钢具有很高的强度和硬度及良好耐腐蚀性,但塑韧性较差。虽然可通过淬火+回火的传统热处理工艺对其力学性能进行调整,但由于强度和塑韧性此消彼长,无法获得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因而极大地限制了工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淬火+配分(Q&P)工艺是针对马氏体不锈钢提出的热处理新工艺,意在通过配分过程中利用碳原子的仲平衡扩散来稳定奥氏体,使得最终室温下获得马氏体+残留奥氏体复相组织,从而改善马
半连续铸造是制备铝合金的基本手段之一。使合金成分在宏观尺寸范围内均匀化,改善铸态组织对于提高大尺寸的铝合金材料性能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是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半连续铸造铝合金宏观偏析的外场调控及机理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研究电磁场和熔体强剪切处理对铝合金合金元素宏观偏析行为的影响。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1)低频电磁场和熔体强剪切处理对7050铝合金DC铸锭宏微观组织及宏观偏析的影响。(2)低频
本文通过模拟海洋环境下的周期浸润腐蚀实验研究了五种不同组织、成分的实验钢的耐腐蚀性能,并从锈层物相构成、锈层表面形貌、截面形貌及元素分布、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谱等角度研究了其腐蚀机理。主要工作及研究结果如下:(1)设计了三种耐海水腐蚀钢,进行了周期浸润腐蚀实验和轧制及力学性能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B钢和C钢均具有超越09CuPV的耐海水腐蚀性能,且力学性能均达到了国内相关的供货标准要求。(2)X
Cu-Cr合金目前在国内外真空触头材料领域中占据主导地位,其中CuCr25合金因其优良的综合性能而成为中高压电路、中小型真空开关触头材料的首选。固态时Cu、Cr几乎互不相溶,这使Cu-Cr材料得以保持各自的性能优势,但也容易引起Cu-Cr合金中产生严重的成分偏析现象,对合金的制备造成很大困难。Cu-Cr合金材料的性能主要取决于它的成分组成和微观结构,尤其是Cr颗粒的大小及分布,研究表明快速凝固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