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吞咽困难是卒中后较常见的症状之一,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并治疗,会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增加误吸性肺炎、支气管肺部感染、脱水及营养不良的风险,增加医疗耗费,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最终导致病死率增加,给国家、社会及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对吞咽困难患者早期的识别与管理可降低肺炎发生率、降低致死性并发症、促进整体康复、提高生活质量等。国外涉及卒中后吞咽困难识别与管理的指南较为丰富与成熟,成功的应用临床实践指南,有助于护理人员进行科学决策,降低临床实践的变异性,促进患者的安全,提高卫生服务的成本效益。国外的临床护理实践指南虽然已经比较丰富与成熟,但是由于受制度、风俗文化、经济、设备等因素,这些国外指南未必适合我国情境,指南的应用不能一味的照搬和套用,其应用必须经过本土化的过程。相较于国外成熟的临床实践指南及其应用,国内尚无系统的、科学的指南本土化研究及其应用。因此亟待探索如何将国外高质量的指南在我国本土化实施的过程及模式。研究目的:了解国内外有关卒中后吞咽困难识别与管理的相关循证指南的质量情况,描述并分析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识别与管理的临床实践现况,了解证据与临床实践之间的差距,并通过指南本土化后在临床的实施,最终提高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的护理质量,规范护理操作,营造良好的循证实践文化氛围。研究方法:本研究以Iowa循证实践模式为指导,参考循证临床实践指南改编的ADAPTE步骤,借鉴由RNAO发布的指南实施工具书中相应的实施策略,由知识(卒中后吞咽困难相关指南)和临床问题(临床数据)为触发点,成立循证实践团队,采用文献研究法,检索国内外相关指南,并应用指南评价工具AGREEⅡ对指南的质量进行严格评价,推荐出高质量的指南作为卒中后吞咽困难识别与管理循证实践的依据,形成初始推荐条目池,采用专家会议法完成指南的适用性评价;基于最终确定的推荐条目,制定出审查标准,采用观察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对科室临床实践现状进行基线审查,根据审查结果分析试点病房指南实施的障碍因素及促进因素,制定相应的行动策略,将策略具体化,最终制定相应临床实践方案,将方案引入病房,评价过程及结果。结果:①共纳入5篇指南,通过AGREE Ⅱ质量评价,指南的总体质量较好,2个指南所有领域标化得分均>60%,质量为A级,3个为B级,通过专家讨论会完成指南适用性评价,筛选出了6条可以用在试点病房的推荐条目,作为我国卒中后吞咽困难识别与管理循证实践的依据。②试点病房护士的循证实践行为维度、态度维度和知识技能维度得分分别为4.08±1.50、4.82±1.25和3.81±1.23,低于国外循证护理知识、态度和实践行为水平,三个维度中态度维度得分最高。在查找评价证据方面的最主要的障碍因素依次为“缺乏足够时间查找相关研究”、“不清楚如何查找合适的研究”和“很难查找研究报告”,在应用证据方面的最大障碍因素是“没有足够时间去实施”,其次是“缺乏循证实践所需资源(仪器设备等)”;护士知识缺乏,科室缺乏标准化流程、标识也是目前存在障碍因素,最大的促进因素是“护理领导支持”。各审查标准的执行率从0%到25%,大部分在临床完全没有开展,其中包括科室应该有信效度较好的筛选工具、做好监测记录、标准化流程、具备吞咽困难标识等。③采用类试验方法,选择北京市某三级医院某病房为循证实践方案试点病房,采取多种策略促进证据引入试点病房。实施前后护士和患者在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关于生活质量方面,循证实践后患者在活力维度、情感职能维度、精神健康维度、心理领域综合分和生活质量总分上高于实施前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循证方案实施后患者满意度得分高于实施前,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循证方案实施后护士满意度得分和卒中患者吞咽困难识别与管理相关知识水平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循证实施后大部分审查标准执行率100%,护士对方案的依从性较好。结论:①目前国外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识别与管理的相关指南整体质量较好,且指南推荐内容基本一致,指南条目适用性较好。可以借鉴这些国外高质量的指南,在我国进行指南的本土化实施,以指导和规范临床护理实践,提高临床医护服务质量。②目前试点病房卒中后患者吞咽困难的识别与管理的临床实践现状不容乐观,与指南中推荐相对应的标准之间尚有很大差距。护理人员循证实践的知识、态度和实践行为水平低于国外,试点病房对循证实践变革态度较为积极,已经认识到循证实践的必要性,但是目前影响其循证实践的障碍因素主要有缺乏足够时间、检索及评价证据能力较低、缺乏标准化流程、相关知识缺乏等。③循证护理实践需要各个层面的利益相关人群参与并且多学科合作,将目前最佳科研成果,结合自身判断和患者意愿及价值观,进行个体化护理,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文性理念,提高了脑卒中患者心理领域层面(活力维度、情感职能维度、精神健康维度)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水平,可能降低患者住院时间。④缺乏循证知识技能和时间是临床护士循证实践时普遍存在的问题,循证指南的制定系统、科学而规范,汇集了大量的已经经过严格质量评价过的多种证据等级的证据,高质量的指南调适后在我国临床进行实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护士循证知识技能缺乏及时间缺乏的问题,提高了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实践能力、专业价值感,诱发其对循证实践的兴趣,并从循证护理的实践中获得满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