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时期的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研究——以常州市市政公用事业改革为例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d_118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的公用事业改革的理论和实践逐步成熟,为中国的公用事业的改革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我国市政公用事业长期以来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等的影响,在生产效率、服务水平等方面存在诸多弊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国家宏观政策的推动下,各地的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逐步启动并迅速推开。经过1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同时也暴露出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论文将理论综述和实证分析紧密结合,将共性阐述和个性探讨有机联系,试图多角度对市政公用事业的市场化改革实践进行全面总结。常州是市政公用事业改革起步较早的城市之一,其改革经验得到国家建设部的肯定。本文通过深入剖析一个城市市场化改革较为具体的操作,总结出有推广价值的经验,并对改革中的几个共性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探索,努力做到广度与深度的兼顾。   本论文第一部分论述了市政公用事业的概念、特性和研究对象,作为整体研究的铺垫。第二、三部分详细介绍了市场化改革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指出内因和外因是改革的推动力。第四部分在阐明市场化改革概念的基础上,以常州市的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全面论证了改革的实践路径、借鉴意义和初步成效。第五部分针对今后改革中需要关注的几个重点问题提出了建设性观点。   本论文认为: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要从程序上保证其规范性,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在形式上要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模式;在操作上要体现专业性,提高改革的成功率;在推进改革过程中要注意循序渐进,不能急功近利。同时,在今后的改革中要特别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要采取多种方式促进有效竞争格局的形成和拓宽融资渠道,要加强对第三部门的培育,要建立科学合理的价格形成机制和科学的监管体系。
其他文献
20世纪中叶以来,世界范围内逐渐形成了许多依托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群的综合型大科学研究中心,这些中心以其先进的科研设备、强大的科研团队、雄厚的资金投入,逐渐成为世界发达国家
20世纪90年代以来,村治研究的重心从民主问题转向治理问题引发了学术界的激烈争论,其实,学术争论的实质却远远超出村民自治制度本身对于乡村社会的政治意义,它的反思触角已经深深
学位
培养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的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门人才,关系到21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在实现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关键时期,中等专业学校,除完成对
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是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供给效果直接决定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成效。由于西藏地处青藏高原,生态环境恶劣,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自足率差,一定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我国能源消费量快速增长,能源资源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此,我国政府给予节能问题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提出了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命题,表明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不同,它要求限制大城市的扩张,重点突出中小城市、城镇的快速发展,对城市的内涵和公共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型城镇化进程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进程中,中国政府正在从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为改善执法环境、提升执法水平,人性化执法理念被众多学者提出,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却问题频现。  本
本文以中国政府机构中普遍存在的“领导小组”现象为线索,从理论层面探究政府部门间关系入手,以微观案例剖析的方式,着重研究海淀区政府机构设置的历史沿革,政府职能部门的设置以
坚持苦练内功抓好三个结合□邓德芳株洲市基层党校建设的主要经验是:苦练一个内功,抓好三个结合。苦练一个内功,就是要确保基层党校硬件要硬,软件不软。他们在基层党校创建之初,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