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比腹腔镜及开腹两种手术方式治疗早期宫颈癌(Early-Stage Cervical Cancer,ECC)的临床资料,分析两种手术方式对早期宫颈癌患者生存结局的影响,探讨两种手术方式在早期宫颈癌患者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8年8月1日至2019年8月31日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确诊的由同一术者手术的184例早期宫颈癌患者,收集上述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并对其进行术后随访,回顾性分析腹腔镜组或开腹组早期宫颈癌患者生存结局。应用SPSS R3.6.1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年龄、体重、身体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病理类型等进行统计描述,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运用Kaplan-Meier进行分析,采用对数秩和检验(Log-rank)检验统计学意义。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 2008-2019年早期宫颈癌腹腔镜手术119例,以50例为节点进行前期与后期的生存分析,患者3年、5年P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年PFS:98.0%vs.98.5%;5年PFS:93.5%vs.96.8%,P=0.72),患者3年、5年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年OS:98.0%vs.98.5%,;5年OS:93.4%vs.96.3%,P=0.66)。2 本研究在真实世界条件下对同一术者早期宫颈癌(ⅠA1(LVSI+)-ⅠB1)的生存结局。腹腔镜组与开腹组3年、5年P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年PFS:97.4%vs.95.3%;5年PFS:93.0%vs.95.3%,P=0.83),腹腔镜组与开腹组3年、5年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年OS:97.2%vs.96.9%;5年OS:92.7%vs.95.3%,P=0.69)。3 开腹手术或腹腔镜手术在不同FIGO分期下早期宫颈癌的生存结局。FIGO2009为ⅠB1期时,腹腔镜组与开腹组5年P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4.8%vs.95.2%,P=0.89),腹腔镜组与开腹组5年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4.5%vs.95.2%,P=0.95)。FIGO2018为ⅠB1期时,腹腔镜组与开腹组5年P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3.3%vs.91.7%,P=0.45),腹腔镜组与开腹组5年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2.9%vs.91.7%,P=0.62)。FIGO2018为ⅠB2期时,腹腔镜组与开腹组5年P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5.2%vs.97.0%,P=0.58),腹腔镜组与开腹组5年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4.9%vs.97.0%,P=0.64)。4 开腹手术或腹腔镜手术在不同肿瘤直径下早期宫颈癌的生存结局。肿瘤直径小于2cm时,腹腔镜组与开腹组5年P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9.5%vs.92.6%,P=0.87),腹腔镜组与开腹组5年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9.2%vs.92.6%,P=0.95)。肿瘤直径大于等于2cm且小于4cm时,腹腔镜组与开腹组5年P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5.4%vs.97.3%,P=0.61),腹腔镜组与开腹组5年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5.2%vs.97.3%,P=0.55)。5 按病理类型、LVSI、宫颈间质浸润深度、是否切除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进行分析,开腹组与腹腔镜组的PFS及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 FIGO2009为ⅠB2期,FIGO2018为ⅠB3期的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腹腔镜组与开腹组5年P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7.0%vs.84.0%,P=0.22),腹腔镜组与开腹组5年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7.0%vs.81.4%,P=0.17)。7 2018年LACC的研究结果显示,对于早期宫颈癌患者,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相比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较低。腹腔镜组宫颈癌患者4.5年无病生存率比开腹组低10.5%(86.0%vs.96.5,95%CI,-16.4~-4.7),且3年总生存率亦低于开腹组(93.8%vs.99.0%,95%CI,1.77~20.3);腹腔镜组的复发率和疾病死亡风险是开腹组的3.75倍(95%CI,1.63~8.58),腹腔镜组的死亡率是开腹组的6.56倍(95%CI,1.48~29.00)。8 由郎景和院士发起的1538项目,在真实世界条件下1∶1个案控制匹配ⅠA1(LVSI+)-ⅠB1期(FIGO2009)手术病例对比,腹腔镜组与开腹组5年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2.8%vs.94.2%,P>0.05),腹腔镜组5年DFS低于开腹组(88.0%vs.90.2%,P=0.034)。结论:1同一术者的腹腔镜手术对早期宫颈癌患者的生存结局不劣于开腹手术。2本研究与国际大中心和国内大数据库相比,开腹手术、腔镜手术在生存率上不劣于国际国内标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