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电动汽车的交直流混合微网分布式电压调节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bai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网是未来能源互联网的有机单元。交直流混合微网结合了交流微网与直流微网的优势,克服了二者的不足,是将来微网发展的趋势。但交直流混合微网中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接入给微网系统的电压稳定性带来了严峻挑战。本文针对含电动汽车的交直流混合微网电压优化调节问题展开研究,以电动汽车储能作为调压资源,通过分布式协调控制交流微网和直流微网中电动汽车最优充放电功率,达到抑制交直流混合微网电压波动的目的。本文的主要突出工作如下:(1)对交直流混合微网的发展现状、当前电动汽车车-网互动的研究以及微网系统电压调节控制方式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建立了交直流混合微网中微源和电动汽车的出力模型,分析了交直流混合微网中可以利用的调压资源,从而提出了通过协调电动汽车出力的交直流混合微网电压分布式协调控制结构以及控制策略;(2)通过分析交直流混合微网中节点功率与电压的关系,建立交直流混合微网潮流计算模型。采用等值的思想,将直流微网等效为交流微网的有功负荷单元,交流微网等效为直流微网的发电单元,结合交替迭代法对潮流进行求解,得到各节点电压分布情况;(3)以电压方差作为目标函数,节点微源及电动汽车出力作为优化变量,建立了基于Gossip算法的交直流混合微网电压分布式优化调节模型,从而获得分布式优化下电动汽车最优充放电功率;(4)搭建交直流混合微网仿真平台,该仿真平台由交流侧以西门子Benchmark 0.4kV为基础的低压交流微网和直流侧8节点低压直流微网组成。分别在并网/离网两种运行模式下对分布式协调控制和集中式控制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控制方式都能抑制交直流混合微网电压波动,但分布式控制算法在运算速度和调压效果上要优于集中式控制算法。
其他文献
目的:应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探讨高血压伴睡眠障碍患者的下丘脑细微结构变化,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影像学客观评价资料。方法:选取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7年12月至2019年6月就诊的高血压患者40例,其中伴睡眠障碍患者20例为共病组,不伴睡眠障碍患者20例为对照组。运用DTI技术获得两组患者下丘脑的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
随着全球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与传统化石资源枯竭之间的矛盾愈发凸出,日益变化的电源、负荷形式与电网的安全稳定性之间的矛盾也愈发的严重。交直流混合配电网因其能够降低损耗、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经济性,已经成为下一代配电网的发展方向。由于混合配电网中的交直流具有交互影响性,且配电网中各节点电能质量状况会对电能质量综合评估造成影响,故本文针对这一实际情况进行如下研究:首先,为了清楚的说明混合配电网中电能质量的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