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省略是口译中的常见现象,而口译中的语言方向会对译员的口译表现产生影响。本文是一项以14名母语为汉语的学生译员为实验对象的实证研究,研究置于方向性背景下,通过口译实验和试后提示性回忆,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对比英汉、汉英交替传译中学生译员的有意识省略。研究从Kintsch的命题分析出发,根据Turner和Greene对命题分析实际操作的详细解释,对英文和中文原文进行分析,并以之对比各译员的口译产出,观察省略现象。结合学生译员的反省法回忆内容及Napier对省略的归类,笔者尝试从学生译员的意识角度来探讨省略,对比两个语言方向有意识省略的比率、省略类型,并分析省略诱因。实验结果显示,1)所有学生译员英译中方向的省略多于中译英,而就有意识省略而言,13名学生译员在英译中方向多于中译英;2)中译英由笔记和短时记忆产生的有意识省略稍占主导,而英译中的听力理解和笔记问题导致的省略基本平分秋色;3)比较明显观察到中译英方向的策略性有意识省略多于英译中。实验发现:1)笔记相关因素是影响学生译员两个方向上口译产出、影响有意识省略的重要原因;2)两个语言方向上,数字依然是导致省略的共同难点,数字前后的临近信息容易被省略;3)在研究生阶段,B语原语理解依然是学生译员英译中的难题,而B语译语表达对于中译英有意识省略的影响相对较小;4)Gile精力分配模式下的“走钢丝假说”和“竞争假说”得到证实,实验发现学生译员在英译中的过程中,更容易在精力和处理能力上达到饱和状态,也相应为Gile2005年的研究假设补充了案例,证明对学生译员而言,B语原语理解比B语译语产出需要更多地精力。研究加深了对口译省略的理解,为两个语言方向的口译教学提供了参考,为方向性研究提供了新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