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向异性岩样声学特性理论与实验研究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bang027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受不同方向地应力以及规律排列裂缝的影响,岩石在不同方向上具有不同的声学特性,称之为岩石的声学各向异性。岩石各向异性特征对于地层评价和油气开采至关重要,如何更为准确地获取岩石各向异性一直是地球物理界十分重要的课题。此外,研究岩样的的各向异性性质对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十分重要。本文结合理论数值模拟与实验对各向异性岩样的声学特性展开研究,通过测量各向异性岩样的纵横波速度从而了解岩样的各向异性性质。提出了一种全方位测量球形岩石声学特征的方法,为各向异性的评价提供一种新的思路。第一部分结合弹性波动理论采用数值的方法对各向异性岩样的声学特性展开研究。利用有限元法对饱含流体裂隙的各向同性背景介质的声学特性展开研究,通过改变裂隙的纵横比、旋转角度以及裂隙密度来研究裂隙对岩样的声学特性的影响。随后对横向各向同性二维简化模型进行模拟,得到了不同方位下的波形和到时随声波传播路径角度的变化关系,并对声速和接收幅度随裂缝数量、角度以及纵横比的变化规律做了定量分析。第二部分利用实验室的全方位声波测量系统对两种具有层理结构但岩性不同的球形岩样进行测量,得到了岩样各个方位下的纵横波波形,从波形中提取出到时,计算出岩样各个方向的纵横波速度,结果表明波速先随测量角度的增大递增,在90°附近取最大值,随后随着测量角度的增大减小,在180°附近取最小值,由此得到了各个方向的岩样的各向异性。在此基础上,对测量到的纵、横波速度进行分析,得到了纵、横波速度之间的关系;结合纵、横波速度对岩样不同方向的弹性力学参数进行分析,得到了力学参数随测量角度的变化关系。将实验结果与之前的模拟结果作归一化处理并进行比较,发现实验结果和模拟结果的趋势基本一致,验证了本文结果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天然气水合物普遍存在于全球范围内,主要富集于极寒冻土地带、极地大陆架、陆坡的沙砾处、深海底部以及深湖底部的沉积层裂缝孔隙中。其资源量巨大,是清洁环保,最具开发价值的可再生能源。目前,大多是利用填砂管和胶结岩心模拟出地层环境来探究水合物的生长过程,但不具备可视化效果,不能直观地反映出水合物成核及生长的过程。此外,对天然气水合物在岩石矿物表面的粘附力学特性进行分析,能够对水合物在沉积层中的影响进行正确
埕东油田位于沾化凹陷埕子口凸起之上,南以埕南大断裂为界与沾化凹陷毗邻,北邻埕北凹陷。区内发育埕21断层将埕东油田分为东西两区,研究区位于埕东油田的西部。随着油田勘探开发程度的增加,研究区的主力油层已进入高-特高含水开发阶段,埕东油田西区Ng下8-10砂组为一套辫状河沉积,为埕东油田的非主力含油层,但也是比较重要的含油层系。虽然其具有砂体迭合连片、厚度大的特点,但主河道位置不清晰,砂体分布规律不清,
春秋时期,孙武著书《孙子兵法》,其中开篇这样写到:兵者,国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由此可见,历来军事对国防建设事业的重要性所在。然而,进入新时期新纪元的我们,国防又被赋予了更丰富更深刻的内涵。强大的国防是国家、民族的得以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国不可一日无防",这是经历了一百多年悲壮荣辱近代历史的先烈们用血泪换来的教训。就当今国际形势和社会现状来讲,作为巩固国防、捍卫独立、抵
期刊
盆地深层油气藏在地质历史时期中普遍经历了多期次的油气充注和改造,如何追踪油气运移和成藏的过程是当前石油地质学的前沿性研究方向,也是深层油气勘探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难题。论文以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油气藏为研究对象,在全面收集和总结公开烃源岩生物标志物测试数据的基础上,开展了代表性原油样品的饱和烃和芳烃色谱-质谱、碳同位素测试,借助于聚类分析方法进行原油成因类型划分,同时结合断裂系统发育特征及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事业的不断推进,教师的地位越来越高,并且人们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此基础上,四有好老师的教学形象为教学界所提出,并受到大家的关注。四有好老师对于教育教学而言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同时对于时代发展而言也有重要的意义。四有好老师的时代意蕴,受到越来越多的教师的重视,但针对我国教育事业的现状来说,四有好老师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并且一部分教师对于四有好老师这样一个时代翼云并没有一个清
期刊
随着油气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砂砾岩体储层成为油气勘探的重要目标。砂砾岩体储层具有相变快、非均质性强、含油气性差异大等特点,其特殊的地质特征,决定了它与构造油气藏相比,无论是在描述思路,还是研究技术与方法上,存在诸多难点。因此,形成一套适合于砂砾岩体储层预测的方法对油气藏的勘探开发具有指导意义。针对上述难题,本文提出了基于完备总体经验模态分解的砂砾岩体沉积亚相、微相的地震预测方法,提高沉积亚相、微相
研究区位于四川盆地东南川东高陡构造带和川南中低缓构造带,其小河坝组碎屑岩储层发育,油气虽然勘探潜力大,但一直没有大的突破,其原因之一是基础研究薄弱,储层的形成机制、影响因素及平面特征不明确。本文针对小河坝组砂岩,开展了储层岩石结构、成岩作用类型、成岩演化、成岩相、储层物性等方面的研究,明确储层发育特征,对预测有利储层的平面展布具有一定指导意义。研究区小河坝组砂岩主要为长石石英砂岩、其次为岩屑石英砂
地震勘探是地球物理勘探中解决油气勘探问题最有效的一种方法。地震偏移技术作为地震勘探中数据处理的一种重要方法,可将地震数据转化为地下地质构造剖面。传统的偏移方法将地下介质假设为各向同性,然而研究表明:各向异性介质广泛存在于地下介质中。在偏移成像过程中忽略各向异性的存在,会引起成像位置的不准确或构造形态的扭曲。因此,研究各向异性介质偏移方法能够提高成像精度。在实际生产中,成像效率也十分重要。高斯束偏移
随着常规油气资源的日趋枯竭,非常规油气资源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页岩油作为非常规油气资源的重要一员,具有非常大的勘探开发潜力,其潜在资源量远超目前所发现的常规油气资源,对于未来能源行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页岩油资源储量十分丰富,但因为受地理因素限制导致资源分布不均,且多为陆相页岩可动性较差,所以导致了国内页岩油的勘探开发进程缓慢。因此通过分析陆相页岩油的富集及可动性的主控因素,对于我国页岩
本文以杏树岗油田杏六区葡萄花油层为例,针对研究区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发育复杂类型的分流河道砂体所具有的厚度薄、横向变化复杂、纵向叠置等特点,在地震沉积学理论和方法的指导下,结合已有的丰富岩心、测井资料,开展地震沉积学研究,揭示目的层沉积展布特征及演化规律,指导开发措施调整。以岩心、测井资料反映的沉积演化规律为基础,以层序地层学原理为指导,并结合时频分析技术,将研究区葡萄花油组划分为2个长期旋回、8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