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素调制无机物的生物矿化

来源 :南京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sgongp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自然界中,生命体矿化合成的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具有独特的多级结构并以巧妙的组合方式结合在一起,使得这些材料具有惊人的韧性、强度、硬度等。这是因为在生物矿化过程中分泌的有机物对无机矿物的结晶过程进行了调控作用。有机物的调控使得晶体的结晶体系中产生了特有的表面和界面,决定了晶体颗粒成核位点、生长空间、生长取向,改变了晶体的结构,从而进一步改变了晶体的功能性。因此在生物矿化过程中有机物对晶体生长的调控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相比合成的高分子,天然高分子不仅具有独特的结构与组成,而且无毒、可降解、具有生物活性,因此本论文选用丝素(Silk Fibroin,SF)为有机基质,采用磷酸钙水泥(CPC)水化法制备了SF/磷酸钙(CaPs)原位复合材料,通过气/液接扩散法研究了SF调控碳酸钙和磷酸钙的矿化。本论文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将不同添加量的CPC于SF溶液中混合搅拌使其发生水化反应生成SF/CaPs原位复合材料。原位生成的羟基磷灰石(HA)在SF中不仅分散性好,且与SF具有良好的结合界面。SF浓度的增加从0.25%(w/v)增加到2%(w/v),CaPs颗粒增多,分布均匀,Ca2+离子浓度从20mM增加到160mM,CaPs颗粒增多,出现大面积的团聚,表明SF侧链的COO-离子能够与Ca2+离子结合,SF浓度增加结合位点增多,Ca2+离子浓度增加结合位点不足。温度升高,反应时间延长,CaPs颗粒分散性增强,表明在高温和长时间的反应过程中SF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降解,减少了对HA晶体生长的束缚。  (2)采用气/液扩散法利用SF调控CaCO3矿化,使用XRD、SEM等技术详细地研究了SF溶液浓度、矿化时间、矿化液初始pH、Ca2+浓度等因素对CaCO3晶体的矿化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SF浓度的增加、反应时间的延长,晶体表面结构由简单的片层结构向复杂的多面体发展,当SF浓度达到2%(w/v)时出现了两个孪生半球体的花状CaCO3晶体形貌,表明SF能够促进晶体表面结构多样化。溶液pH值增加,晶体表面多面体尺寸被拉长。Ca2+浓度增加,晶体表面由三面体转变为四面体和五面体,浓度为120mM时出现了最大尺寸的晶体颗粒,浓度为160mM生成的晶体颗粒尺寸正常,表明Ca2+浓度过量会抑制晶体的生长。  (3)通过碳酸铵气液扩散的方法利用SF调控CaP矿化。采用SEM、XRD、EDS、FTIR等表征方法,研究SF浓度、矿化时间和Ca2+浓度等因素对CaP晶体矿化行为的影响。实验中生成的CaP晶体主要为OCP晶体。相同条件下,不添加SF得到的晶体形貌是带状的花,而添加SF得到的晶体是多孔微球。随着SF浓度的增加,多孔微球表面逐步由片层转变为褶皱。这表明SF会抑制OCP的晶体的发散生长,能够促进其成球。乙醇的介入能够促进OCP微球生成片状折叠的花球状晶体形貌,这可能是因为乙醇能够使SF自身发生构象转变,从而减少对微球发散式生长的抑制。  本论文使用SF生物矿化无机物,模拟了自然界中的生物矿化过程,对研究天然生物矿化的机理以及制备新型无机-有机生物材料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其他文献
水泥混凝土广泛应用于农业、工业、国防、水利、城市建设以及海洋开发等工程建设中,有力支撑了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我国2013年的水泥总产量为24.2亿吨,水泥产量持续高速增长,连
铝电解电容器具有大容量、价格低廉、易于加工、性能优良、使用便捷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通讯设备、移动办公、视听系统、医用电子、电子仪器仪表、汽车电子以及航空航天等领域
该文以RP-CAPP系统为对象,深入研究了智能化RP-CAPP的框架及其中的关键技术.智能化RP-CAPP以成形要求、CAD模型为输入,结合具体工艺的特点,使用各种智能技术,制定处理规则,进
该文主要针对弧焊机器人离线编程的特点,采用了基于规则推理(RBR)、基于事例推理(CRB)以及神经网络(ANN)等人工智能技术,自主地开发了参数规划器,以完成机器人焊接参数的自动
该文利用中、高档三维造型软件提供的图形数据接口STL格式文件,开发出了适用于微机系统的凝固过程数值网格自动剖分程序.网格自动剖分的思想是:首先,对几何实体进行分层,用一
核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利用,由于其极高的能量密度,能量释放的过程中不需要氧气及无CO2,SO2等污染气体放出的优点,已经被广泛利用。但由于在核裂变的过程中,会产生放射性,这也
期刊
该文较为全面地研究了2Cr11MoVNbN钢的高温性能,测定了100~600℃的高温瞬时拉伸性能;测定了室温、538℃和566℃三个温度的断裂韧度和放置弯曲疲劳强度,研究了该钢在上述三个温
该论文主要利用类金刚石DLC薄膜的优良性能,例如具有硬度高,摩擦系数小和化学稳定性以及红外光学性能,将类金刚石薄膜(DLC)沉积于多孔硅(PS)表面上作为钝化膜,可以起到稳定多孔硅
我们研制并改进了电磁检测仪,并在此基础之上研究探讨了神经网络智能识别系统,并获得了一定的进展.由于神经网络的高速并行处理、分布存贮信息等特性符合人类视觉系统的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