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天然活性成分作为化妆品功能因子的基础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su161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以开封近郊花生废弃物、新乡封丘的金银花叶子、信阳毛尖中的茶多酚、洛阳牡丹皮中的丹皮酚、焦作山药中的多糖等为研究对象。采用生化酶法测定了金银花叶子总黄酮、丹皮酚、茶多酚、花生红衣等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建立了花生壳总黄酮闪式提取工艺,并测定了花生废弃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同时测定了山药多糖的保湿性和吸湿性。主要内容如下:1.天然活性成分在化妆品中的研究进展对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关于建立的花生壳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及黄酮类、多酚类、多糖类植物提取物在化妆品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综述,并阐述了天然活性成分的应用前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论文的研究课题——天然活性成分在美白保湿化妆品中的应用研究。2.几种天然活性成分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研究通过生化酶法研究了茶多酚、丹皮酚、金银花叶子总黄酮及其复配物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并通过加入表面活性剂筛选出了溶解黄酮类化合物的溶剂体系,即1%丙三醇和1%吐温-80(体积比1:1)混合液作为溶剂体系,研究表明,茶多酚对酪氨酸酶活性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丹皮酚、金银花叶子总黄酮对酪氨酸酶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同时测定了花生红衣总多酚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抑制率达到50%的多酚浓度(IC50)为0.4510g/L,实验结果表明花生红衣总多酚具有较好的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作用,可作为潜在的美白因子应用于化妆品中。3.闪式提取花生壳总黄酮及花生废弃物中活性成分的基础应用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了闪式提取花生壳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乙醇浓度为70%,料液比为1:45(g/mL),提取功率为95V,提取3次,每次2min。在确定的最佳提取条件下,花生壳总黄酮的平均提取率为91.91%。以Vc和没食子酸为对照品,研究了花生红衣总多酚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花生红衣总多酚具有较好的清除DPPH自由基的作用,清除率达到50%的质量浓度为4.610mg/L。结果表明花生红衣总多酚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大于Vc,稍弱于没食子酸,具有较强的抗衰老活性。4.山药多糖的吸湿性和保湿性研究以甘油作为对照品,通过干燥器控制的方法,测定了山药多糖及脱蛋白后的山药多糖的吸湿性和保湿性,结果表明山药多糖具有一定的吸湿性和保湿性,脱蛋白后的山药多糖优于粗多糖,可作为潜在的化妆品保湿剂,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其他文献
保险业是汇聚风险、经营风险的特殊行业。伴随着保险业的发展步伐,我国保险业深层次问题及结构性矛盾也开始在国际化发展进程中不断的显露出来。同时保险公司在经营过程中风险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情志疗法对住院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降压效果、自我效能和服药依从性的影响,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理护理探索新的途经和方法,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本文介绍了古筝的左手、右手演奏技法,基于新筝乐的不断推广,对古筝弹奏技巧做了详细论述,内容有两点:一是弹奏方式和音色;二是在右手演奏中辅以琶音、和弦等钢琴技巧;三是利
本论文以理查德·瓦格纳的文论著作为主要研究文本,通过对其文论著作的深度分析,阐释蕴含在这些文论著作中的乐剧思想,探究作为艺术家的瓦格纳处于19世纪特殊的历史语境中对
本文以近年来出现的一种创作倾向——同种乐器重奏为着眼点,对该形式进行了定义和归纳,并以秦文琛运用这一形式创作的系列民乐室内乐作品为研究对象,主要从织体形态、音色音
新形势下,绿色金融已经成为金融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也是金融领域不断创新的结果。我国虽然绿色金融具有较好的发展开端,但是,由于仍处于起步阶段,因而发展过程仍存在不少问题
大卫·勒温(David Lewin,1933-2003)是美国音乐理论家,他于20世纪80年代末创立的“转换网络”理论("Transformation Network Theory")体系,已经在音乐分析学界展示出了重要影
近年来,“汉学热”风靡全球,外国人来中国学习汉语及文化知识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而在学习汉语时,对汉字的学习则是重中之重。留学生首先要掌握一定数量的汉字,有了一定的汉字
社区是政府向社会公众提供公共服务的最基层单位,改进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都要以社区这个基本单位为依托。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转向市场,相应的政
20世纪80年代掀起的改革开放浪潮使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的发展路径。处在全面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已经从一个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