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80年代掀起的改革开放浪潮使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的发展路径。处在全面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已经从一个农业大国转变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一半以上的现代化国家。现代城市的迅猛发展使计划经济时期政府包办社会的管理体制弊端凸显,全能型政府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社会自治功能的发挥。因此,政府在城市社区治理中角色的合理定位就成为了推动基层民主政治进步,实现社区自治的关键因素,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把政府在城市社区治理中的角色定位作为研究的主题。单位制的解体使大量从前由单位履行的管理职能外溢给社会,而社会对我国城市社区治理中长期实行的自上而下的单一行政管理模式早已产生过度依赖,并不具备立即承担起社会自治职能的能力。另一方面,现代城市的开放性、多样性和复杂性都要求治理者以宽阔的视野、科学的方式和完善的系统进行城市社区治理,这就需要政府在职能改革中对自身角色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位。本文以治理与善治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为依据,运用系统分析方法和比较分析方法,把我国城市社区治理中政府角色定位的变迁作为切入点,在系统分析我国政府在城市社区治理中角色定位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具有一定建设性和可操作性的思路和见解。论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进行写作,第一部分介绍了论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指出了在我国社会改革的大背景下,进行政府角色科学定位的重要意义,以及论文可能存在的创新点。第二部分对文章涉及的社区、城市社区治理、政府角色各自的基本概念做了归纳整理,同时详细说明了治理与善治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和新公共服务理论在城市社区治理中的应用,以此为基础展开下面的论述。第三部分以历史的眼光对我国城市社区治理中政府角色定位的变迁做了全面梳理,从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的出现与发展演变,到城市社区体制兴起完善,都做了比较详细的论述。第四部分通过对街居体制和社区体制发展历程的总结,重点找出了我国城市社区治理中政府角色定位存在的主导性过强、越位与缺位、对促进社区参与的措施不到位、与社区治理主体之间的关系不明晰等问题,并逐一分析了造成以上诸问题的政治、社会和体制方面的原因。第五部分对我国政府在城市社区治理中角色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位提出了具体对策,主要包括建设社区、建设社区自治组织、培育和发展非政府组织、培育公民意识以及建构社区居民参与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