萃取—酯交换—分离偶联技术制备生物柴油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8056168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世界范围内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日益凸现,生物柴油作为一种可再生的环境友好型的替代能源受到世界各国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传统生物柴油的生产过程复杂,先后经过原料油的提取、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催化剂的回收分离等步骤,其中原料油脂的提取精制以及催化剂的分离成本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生物柴油的广泛生产和使用。因此本文针对目前生物柴油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对生物柴油的生产工艺和方法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利用DBU即1,8-二氮杂二环-双环(5,4,0)-7-十一烯将生物柴油的原料油脂萃取、催化酯交换反应、后续分离步骤偶联在一个体系中,以期为生物柴油的生产新工艺提供科学指导与技术支撑。首先,考察了DBU作为催化剂催化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的效果。分别以甲醇和乙醇为原料与大豆油进行酯交换反应,确定的工艺条件为:催化剂(DBU)的质量浓度为油重的10%,反应醇(甲醇)油比为7:1,反应时间为2h,反应温度60℃,生物柴油的得率达99.01%。甲醇较乙醇的反应条件要求温和,产物得率高,因此证明DBU能够作为一种酯交换反应的催化剂催化甲醇与油脂反应制备生物柴油。其次,研究了以麻疯树籽仁为原料、DBU作为萃取溶剂兼催化剂进行原位萃取-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对其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并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醇油质量比6:1,DBU的质量浓度为10%,温度为60℃,时间为3h,生物柴油得率高达98.96%,萃取率达99.13%。通过利用DBU的极性可逆转化性质,向反应结束后的生物柴油相中通入CO2使DBU转化为离子液体而达到与油相的分离,最佳分离条件为醇与DBU的摩尔比2:1,反应温度25℃,反应时间10mmin,气体流量50mL/min, DBU的转化率达到99.79%,生物柴油相中DBU被分离。同时,甘油相中的DBU可以通过继续利用其催化性质使甘油与甘三酯反应生成单甘酯和甘二酯,然后继续利用之前的方法使其与酯相分离。在甘油的转化试验中的最佳反应条件为:甘三酯与甘油的摩尔比3:1,反应时间2h,反应温度40℃。经薄层分析证明甘油反应完全。最后,继续利用DBU的极性可逆转化性质,通过向极性的重碳酸盐离子液体中通入N2将CO2排出,使其转化为非极性的DBU,进而实现DBU的回收重复利用。确定最佳转化条件为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30mmin,气体流量50mL/min,DBU的回收率96.41%,即DBU几乎全部回收。然后,利用回收得到的DBU进行催化甲醇与大豆油的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生物柴油的得率仍然很高,可达到95.28%。研究结果表明DBU的回收重复性较好,萃取、酯交换反应、分离的过程能够利用DBU偶联在一个体系中进行,达到了简化生物柴油生产流程、降低成本的目的。
其他文献
针对故障树分析法的一些不足,运用贝叶斯网络对可靠性进行评估,不仅快速地计算出了可靠性指标,而且能够求出基本事件的后验概率。通过在故障树和贝叶斯网络之间建立映射,把故
人的行为皆有因,为了更好地做好公关工作,实现公关的功能需运用公关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了解公众的需要,完善公关人员的人格,以情制胜做好公关。 In order to do a good job i
随着人类社会不断发展,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日渐突出,对温室气体CO2的资源化利用变得尤为重要。本文构建了熔盐电化学制合成气的电解体系,以高温熔融混合碳酸盐-氢氧化物
糖尿病为临床常见病、难治病,属中医"消渴"范畴,中医认为"消渴"的发生发展与情志、肝功能失调相关。逍遥散有疏肝解郁、养血健脾之功效,临床上常用于糖尿病及其伴抑郁症的治
能量受限是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的瓶颈问题,为了使无线传感器网络获得稳定持续的能量来源,提出将无线携能通信(SWIPT)技术应用到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基于时分多址(TDMA)的通信方式
针对作者前期提出的蛋白质酶解度定义,发展了一种利用甲醛滴定实验测定蛋白质酶解度的方法。分别利用甘氨酸与赖氨酸研究了α位游离氨基和ε位游离氨基在甲醛滴定实验中的测
文中介绍了利用单片机系统来完成电感、电容的数字测量,阐述了硬件结构与软件设计。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用ACUSEAL硅胶人工血管内瘘的护理。方法对7例植入ACUSEAL硅胶人造血管患者进行回顾性护理分析,包括术后常见并发症护理及严格遵循其早期穿刺指
英汉语言习惯各异,风俗不同,表示色彩的方法及用词不尽相同,对同一种色彩的使用与理解也有差异。本文旨在通过阐述不同象征意义时色彩词的文化差异、色彩词的意义在不同的历
论文首先基于数理统计方法归纳总结了华北、华南部分地区石炭-二叠纪煤中REE在不同沉积环境下的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以华南贵州无烟煤和华北徐州气煤为研究对象,通过酸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