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的历史考察——以改革开放以来党的代表大会报告为线索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shl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带领广大人民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这一伟大胜利鼓舞了全国所有人民,全国上下开展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广泛的研究,随着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国际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研究逐渐增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内容不断丰富,研究视角不断扩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的研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提供科学的思想指导,必将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进程。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各个领域开展了不同程度的改革与建设,改革与建设的大部分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都体现在党的历次代表大会报告中,分析中国共产党改革开放以来的历次代表大会报告内容,就可以窥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的大体脉络,了解其发展历程。本文以改革开放以来党的七次代表大会报告为线索,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中的理论观念层面为视角,从四个部分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的历史轨迹。具体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首先介绍了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的理论来源与实践基础。理论来源从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展开分析,即科学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科学社会主义的实现方式以及科学社会主义的制度设计。实践基础来源于改革开放之前的社会主义建设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第二部分,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具体内容的发展,主要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五个方面详细分析改革开放以来这些领域内思想观念与理论形态的变化发展,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是中国共产党自身成熟的具体体现。   第三部分,着重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的发展轨迹与特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的形成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的成熟阶段到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的丰富发展阶段三个阶段分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的历史轨迹,并对这个轨迹的特征做了四点分析,分别为民族性、实践性、创新性、完整性。   论文最后一部分引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的现实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结果,是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的必然要求,它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保驾护航!   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的发展研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二者的共同推进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理论创新与社会实践原则相结合,更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与制度自信。
其他文献
目前,学生对“三线八角”中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辨认时常会出现错误。在教学过程中体会到几种简易识别的方法供初学者参考。 At present, the students of the “t
期刊
农业是弱质产业,对农业加大支持力度是政府工作的重点目标。在WTO框架下,《农业协定》是调整农产品补贴和贸易的重要法律文件,国内支持是其中三大核心内容之一,也是各成员国不断
我国是土地公有制国家,实行城乡二元制结构将所有土地分为国有土地和农村土地两种类型。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按使用目的分为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和非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按照《物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种课堂教学形式,其对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与学生能力的发展都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方式
期刊
近年来,有关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相关论述有很多,众多学者进行了多角度、宽领域、全方位的深入研究和探讨,可以说,有关这两个命题的研究渐趋成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