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固洞室抗爆能力现场实验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163mail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高尖端武器可以高精度命中目标,钻地深度越来越深,爆炸强度越来越强,对地下各种防护工程结构造成了巨大的威胁。为了提高防护工程地下结构以及周围岩体对钻地武器爆炸的抗破坏能力,本文通过锚固洞室现场抗爆能力实验,数值分析和锚杆锚固性能研究,希望能够为地下结构体系的安全性问题提供一些参考,本文主要研究结果有一下几个方面:1.对比现场多炮次各种锚杆锚固洞室抗爆炸的实验,主要包括:短密锚杆支护类型;长密锚杆支护类型;常规锚杆支护类型以及网喷支护类型。从宏观破坏的现象来看,出现了洞室顶部混凝土喷层脱落或者开裂,两侧的拱脚附近会出现剪切错动裂缝,洞室顶部和拱脚位置是受爆炸影响比较严重的位置。特别在常规锚杆支护的条件下出现多根锚杆外端和垫板外混凝土喷层震落,并且从混凝土喷层开裂程度和锚杆垫板外震落的混凝土块大小、深度上看,长密锚杆段比短密锚杆段破坏程度更为严重,长密锚杆段局部钢筋网已经外露。2.对比分析了洞室顶部的竖向位移,以及相对于比例距离的关系,得到了顶部的竖向位移与跨度的比值随着各炮次的比例距离的增大而呈负指数性衰减。各位移波形规律性很好,都有一个向下的最大位移峰值和一个较小的向回弹跳的较小峰值,然后是残余位移。从最大峰值位移所对应的时间看,常规锚杆为43到47ms左右,短密锚杆和长密锚杆为39到40ms左右。从顶部的位移来看,长密锚杆支护的洞室顶部竖向位移比短密锚杆支护的洞顶竖向位移要大,说明在本实验条件下,锚杆的支护效果不一定是锚杆越长越好。分析了各炮次爆炸作用下锚杆的应变特征,得到锚杆应变的波形形式。在本实验中,对比了各个位置和不同支护类型的锚杆的应变特征,锚杆应变主要是压缩的,相对而言长密锚杆支护类型的锚杆应变比短密锚杆和常规锚杆支护的条件下锚杆的最大应变要大。本文给出了各个位置锚杆峰值的包络线,发现各个锚杆最大应变位置的情况不同。网筋的应变有着相同规律性波形。网筋的应变有拉有压,情况不一。对于各个位置加速度的分析,因位置不同,规律性表现不同,顶部位置规律性较好。加速度峰值与比例距离的关系也有指数衰减的关系。3.利用数值分析软件分析了第五炮作用下的三种锚杆锚固形式的洞室顶部竖向位移,洞室的破坏情况,锚杆的应力应变情况。从结果上看,破坏区依然是在洞顶和拱部比较严重。从锚杆支护效果上来分析,长密锚杆支护效果比短密锚杆支护的效果也略差,这与实验结果是一致的。另外,对围岩强度和爆炸比例距离对洞室顶部竖向位移的影响作了分析。4.对锚杆锚固性能做了些研究。结合理论模型分析了锚杆体系在周围岩石粘弹性作用下的应力波的传播情况,以及喷层交界面的透反射情况。
其他文献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本文针对常规单体支挡结构在某些特定情况下的应用局限性问题,提出了连续桩键结构这一适用性更强的新型阻滑结构措施,即顺滑坡滑动方向,沿滑带连续开挖多级地下平洞和竖井并
在结构工程与地震工程领域,结构试验占有相当重要的角色。由于地震机制和结构抗震性能的复杂性,结构试验成为研究人员了解结构抗震性能最直接且有效的方法。随着现代工程结构
现阶段,禽类的养殖有着良好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多的人参与了养鸡业的养殖中。但是,在魏县地区,随着养鸡业的大力发展,大肠杆菌对养鸡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在本文中,笔者结合河
对于很多的高层来讲,在开展节能有关的设计工作时,面对非常多的不利现象,比如采光性不好,通风效益较差等一些问题。笔者具体的针对当前存在的不利现象展开了详细的论述。
铝合金活动房是一种以铝合金框架为主体结构,铝蒙皮聚氨酯泡沫填充夹芯板为面板的新型结构体系。为节省材料,活动房结构一股为框架刚度较小,面板与框架共同承担荷载,即考虑面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摘 要】数学思维即指:能够用数学的观点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数学思维是学习探究数学知识时不可或缺的一种思维能力。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并不单单为了达成教学目标,更重要的是能够在教学活动中逐渐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能够通过这种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进而达到应用数学的目的。  【关键词】数学课堂;数学思维;数学角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
在公共疫情传播、火灾安全等影响公共安全的多种因素成为国内外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焦点的今天,建筑通风空调系统作为兼顾改善室内环境品质和消防等维护环境安全的重要建筑环境
畜牧业转型发展的背景下,不仅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严峻的挑战.为了更好的促进畜牧业发展,应重视起对畜牧技术的创新应用,进而达到规范化、规模化发展的